從峰會 看兩岸媒體消長

記者沈旭凱特稿 |2014.12.16
1211觀看次
字級

【記者沈旭凱特稿】海峽媒體峰會日前在風雨交加的平潭島登場,在全球紙媒蕭條之際,會場上一片叫苦聲,尤其台灣媒體,面臨危急存亡之秋,少了昔日自信,更把生機寄望在對岸,兩岸媒體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景象,令人唏噓。

台灣新聞自由,百家齊鳴,市面上主流報紙都曾走過風光歲月,但曾幾何時,網路興起,帶來第一波衝擊,緊接著平版電腦與智慧型手機氾濫,讓讀者生態產生巨變。

年輕人寧滑手機而不看報,已讓這些傳統媒體憂心忡忡,加上這次九合一選舉結果,國民黨慘敗,地方首長大換血,許多遊走於機關團體的紙媒不諱言,原本談好的合作案,一夕生變,只好把希望寄託在對岸能給予關愛的眼神。

媒體峰會上,中時、聯合報系等台媒均派出高層與會,並積極簡報邁向全媒體時代的努力,無非寄望這次峰會,可能帶來媒體合作的效益。

反觀中國大陸雖然仍處新聞管制,很多陸媒都是機關報與黨報,面對新媒體轉型時代,不僅有黨、國支持,以及市場壟斷的優勢,加上大陸經濟仍是火紅,實力雄厚。

陸方報業代表在峰會上侃侃而談,聲調高亢,對未來挑戰,充滿自信。

這次媒體峰會在平潭綜合實驗區舉辦,順勢帶台媒參觀,上千億人民幣的大建設,砸在原本是荒涼漁村的小島上,如此大手筆,讓台媒感嘆這在台灣是不可能有的情況。

現在海峽兩岸消長不只在經濟,更體現在新聞媒體業,尋求合作商機已是大勢所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