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會眾議院改選投票昨天晚間八時(台灣時間七時)截止,這次大選被視為對首相安倍晉三(圖/法新社)經濟政策的公民投票,媒體報導安倍領導的自民黨贏得三分之二多數席次,他將續掌執政大權。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國會眾議院改選投票昨天晚間八時(台灣時間七時)截止,這次大選被視為對首相安倍晉三(圖/法新社)經濟政策的公民投票,媒體報導安倍領導的自民黨贏得三分之二多數席次,他將續掌執政大權。
而最大在野黨民主黨黨魁海江田萬里則在小選舉區確定落選,但仍可能在比例代表方面「復活」。
日本全國各地投票所於清晨七時開放,至晚間八時關閉,開票作業隨即展開,媒體的出口民調也出爐。日本總務省指出,全部開票作業可望於今日凌晨完成。
日本廣大地區昨晨降大雪,天候惡劣讓冷淡選民卻步,導致投票率創新低。
這次改選包括小選舉區兩百九十五席,加上比例代表一百八十席,總共四百七十五席,合計一千一百九十一位候選人角逐,較上次大選少了三百多人。
投票截止後媒體公布的出口民調結果顯示,安倍領軍贏得大勝,他領導的執政自由民主黨雖恐難靠自己贏得超過三分之二議席的「超級多數」優勢,但執政聯盟可達成此目標。
東京放送電視公司(TBS)推估,自民黨將贏得兩百九十四個議席,執政聯盟友黨公明黨則將獲三十四席,總計可取得三百二十八席,已超過三分之二多數。
六十歲的安倍上個月宣布解散眾院提前舉行大選時,他的首相任期仍有兩年多。安倍在過去兩年首相任上,試圖藉由「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來重振低迷的日本經濟,這三支箭分別為貨幣寬鬆、財政刺激及結構改革。
前兩支箭大致達到目標,日圓匯價重貶,股市則大幅上揚。安倍的隨從表示,繼多年停滯不動後物價也開始攀升,這是經濟成長良性循環的伊始,薪資緊接著將會增高。
但結構改革的第三箭依然留在箭筒內,批評人士表示,安倍仍不夠大膽,不敢把矛頭對準既得利益者,而這正是扭轉長達將近二十年經濟不振的關鍵所在。
獲得選民的新授權,將會賦予安倍另四年任期,著手推動更棘手改革,諸如削減龐大國家負債以及改造守舊農業等。
另共同社報導,昨日新潟縣的上越新幹線受大雪影響停電,越後湯澤站至新潟站區間發生長達約六個小時的停運等交通癱瘓。大雪預計持續至十五日,氣象廳呼籲加強防範交通事故、電線和樹木積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