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北訊】民國六、七○年代,烏來山胞公司的原住民歌舞表演,是國外觀光客來台「必點」行程之一,但二十一年前一場大火,燒掉舞台,也讓原民歌舞熱潮沒落;山胞公司的第二代,在大火十年後創立「禾拉呼伊樂舞藝術團」,帶領族人重新愛上泰雅文化。
創立於民國三十八年的烏來山胞觀光公司,以原住民歌舞表演聞名,全盛時期高達七成以上外國觀光客指名參觀,三分之二的烏來原住民生活獲得改善。當時的售票人員周彭玉鳳表示,在黃金時期,舞者一天至少要跳六場舞,每天超過千位觀眾入場,月營業額破百萬,大多都是日本觀光客。
但民國八十二年,一場火災讓表演場地付之一炬,不僅山胞公司重創,烏來觀光也逐漸式微;不過山胞公司第二代不願放棄,火災過後十年成立「禾拉呼伊樂舞藝術團」。
團長高豐田、舞蹈老師打那尤命各自從事銀行、出版工作,他們利用閒暇時間研究泰雅歷史,結合傳統與流行,自編歌舞,讓他們成功帶領老少族人重新愛上泰雅。團長高豐田表示,禾拉呼伊樂舞藝術團成立目的不在商演,而是要讓族人凝聚意識,未來有信心讓更多族人愛上泰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