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勞動局長遴選過程一波多折,今天舉行I-Voting與實體投票,結果將在明日統一公布;由於是台灣政治史上首次市府官員開放網路民選,柯辦科技顧問戴季全嚴陣以待,確保不會有一人多機多票情況。
柯文哲訴求眾「智」成城,勞動局長要以I-Voting方式讓市民自己選,這項實驗性創舉引發話題,主要以民眾登記手機號碼為選舉人,次要搭配實體投票;柯辦會透過簡訊或電子郵件傳送網路投票的專屬認證碼,而實體投票則有對應名冊。
戴季全表示,由於首次I-Voting屬實驗性質,因此採取低度認證, 「一個手機號碼代表一張票」,但若登記2支手機號碼就會有2張選票。
戴季全說,選前沒有行政資源,但未來可提高手機號碼與持有人的認證門檻,在取得市民同意後,可透過戶籍資料及與電信公司確認個資,讓民眾只能透過一個手機號碼取得一張票。
勞動局長民選活動,可分兩大部分,第一:組遴選委員會並制定遴選辦法,接著開放民眾推薦或自薦局長備選人,再經委員審查篩出10位人選;第二:10位人選在「勞動對談」後,委員再選出5位人選,並交付票選人選出最終的勞動局長。
勞動局長遴選委員會召集人蔡式穀,今天受訪坦言過程有委員變備選人的瑕疵,未來會檢討缺失;若結果出現同分情況如何解決?蔡式穀說,雖然機率不高,但如果發生,「當然是抽籤(決定)才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