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金車教育基金會日前針對全台國中到大學生進行調查,近5成國高中生坦言,參與服務學習是為了升學加分;5成1青少年則是因學校規定而參與;也有六成以上學生認為,服務學習有助提升心靈。雖然學生「最常做」的是「環境保護」和「圖書整理」,但他們「最想做」的卻是「休閒運動」。
金車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曾清芸表示,服務學習是需要「引導」的,協助學生在活動中自我探索、引發興趣,老師應多花一些心思,讓服務跟學科學習做結合,才能讓更多學生願意投入。
曾清芸舉例,美國有學校設計課程,讓孩子檢驗鄰近河川的水質、生態,累積數據後並向大眾報告,對社會產生助益,如此一來環境保護不再只是打掃、勞動,而能更有意義,也讓學生學會更多的知識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