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準市長柯文哲又有驚人之舉,日前與宜蘭縣長林聰賢見面後,宣布北宜直鐵穿越翡翠水庫庫區,以直線方式由南港直達頭城。
此舉之草率,不尊重專業,可以不計較,但得強調,翡翠水庫供應六百萬人飲用水,飲水安全應是最上位考慮,這是國家安全層次。
北宜直鐵早在民國九十四年提出第一份規畫報告,工程顧問公司選線、規畫路廊時,做了周詳的地質、氣象、水文、生態、水土保持等數十項調查,報告厚厚好幾巨冊;其後歷次審查,慎重地做出「不應開發」的決定。
今年北宜直鐵雖然敗部復活,但相關審查仍在次第、逐項進行,至今尚未定案。
柯文哲未做任何研究,甚至背景知識都不足,即夸言北宜直鐵將穿越翡翠水庫庫區,這已非冒進,是拿五百億元建設經費開玩笑。
要知道雪隧施工穿越惡地質,地下水豐沛的金盈瀑布,無數斷層,四稜砂岩,軟軟硬硬的高難度施工環境,多次的大湧水、大崩坍,甚至埋掉全斷面隧道鑽掘機,工程界無不警惕不要再次犯錯。
北宜直鐵只為了省八分鐘時間,冒大風險,顯然不符比例原則。尤其現有北迴鐵路的路型已做了線型改善,截彎取直,由過去開放的行車環境改成無平交道的封閉行車環境,加上傾斜式列車大量採用,早已提速到高水準,簡言之,北宜直鐵連興建的正當性其實存疑。
最不應該的是賭上六百萬人的飲水安全。以北宜直鐵十三點六公里的長隧道,施工時必然引發相當可觀的震動,若遇到惡地質、湧水層,變數必然大增;穿越庫區萬一影響壩體,那是不可預判的風險;輕則水源滲漏,影響安全供水,萬一危及大壩,那可是台北都會區的大危機;別忘了台北是盆地,以前叫「台北湖」。
決定城市、都會容納人口多寡,最最關鍵的是水資源。找到多少水資源,才能設計都市規模,擬定都市計畫,引進人口。
即便是寬闊的平原,若是沒有足夠的水源,也只能低度利用,這是都市設計最最根本的原則。柯文哲即將上任首都市長,這個知識不能沒有。
何況,今年旱象已顯,地球暖化的客觀環境,極端強降雨讓水資源的截流利用難度大增,可利用率每下愈況。不利的供水環境必須強調、正視,否則面臨水荒,問題將難解。
程亮(台北市/環保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