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颱風「哈格比」(Hagupit)六日晚間登陸菲律賓東部,七日大浪重創沿海城鎮,造成停電、樹倒、房屋毀壞及淹水(見圖/美聯社),對接二連三遭致命災害打擊的數百萬菲律賓民眾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菲律賓東部萊特省居民趕在哈格比颱風登陸前撤離家園。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強烈颱風「哈格比」(Hagupit)六日晚間登陸菲律賓東部,七日大浪重創沿海城鎮,造成停電、樹倒、房屋毀壞及淹水(見圖/美聯社),對接二連三遭致命災害打擊的數百萬菲律賓民眾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Pagasa)表示,從太平洋來襲的哈格比,挾帶時速二百一十公里陣風長驅直入東部薩馬島偏遠漁村。風的強度讓哈格比成為今年侵菲最強颱,威力超過七月造成百死的雷馬遜颱風。
哈格比登陸後,薩馬省主要城市卡巴洛甘市市長史蒂芬尼.黃-陳表示:「鐵皮屋頂被掀飛,樹木倒塌,還有淹水情形。」菲律賓內政部長羅哈斯在廣播節目中說,基礎建設損失嚴重。
菲律賓紅十字會祕書長彭玉美說,七日拂曉,東部許多地區失去聯繫,無法得知當地受創情形。取得聯繫的地區居民和官員表示,強風、大浪摧毀住家,不過大部分民眾都待在撤離中心,希望將死傷人數降到最低。
「哈格比」以菲律賓語命名,意為「鞭打」,因意義負面,菲律賓氣象局將颱風更名為「Ruby」(紅寶石)。雖然它的規模不及去年十一月奪走七千三百五十條人命的強颱「海燕」,當局仍不敢掉以輕心,於颱風登陸前即下達大規模撤離令,數百萬人離家避災。
行動緩慢的哈格比預計要花三天穿越菲律賓中部,路徑經過貧窮村落,隨後在人口稠密的首都馬尼拉帶來豪雨。菲律賓政府發出警告,要各地居民留心豪大雨、土石流及可能吹垮房屋的強風。
根據瑞士再保上月發布的研究報告,面臨天災,全球最危險的都會區大多在亞洲;其中針對颱風災害,以損失工作天數相對各國國內生產毛額(GDP)來看,全球風險最高城市就是馬尼拉。
UN利馬氣候變遷大會
菲代表籲全球動起來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正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菲律賓非政府組織成員艾佛雷斯六日呼籲,與會者應迫切行動,擬出全球計畫,遏止颱風等可能威脅生命的氣候活動。
艾佛雷斯在會議場邊說:「對在菲律賓的我們來說,已不再討論『是否存在氣候變遷衝擊』,因為我們已親身經歷。」他表示他的妻兒已離開位於馬尼拉的家,到地勢較高的親戚家避難。他說:「我們年復一年被一個又一個颱風轟炸。」
在這場年度部長級氣候變遷談判會議中,與會者期望擬定一個新全球協議,透過遏止造成地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排放,限制氣候變遷傷害。約二百國代表齊聚利馬談判新全球協議的主要方向;這個協議預計明年十二月在巴黎峰會正式簽署,並在二○二○年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