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萬坤
回想過去,在陪伴孩子成長的假日裡,一家人在陽明山近郊愉悅漫步時,我每每會用傻瓜底片機留下美好的回憶,但總覺得拍出來的照片差強人意,所以很想學習攝影技巧,還去買了一台FM-2相機,然而,雖然看了說明書,對攝影仍是懵懵懂懂,拍出的效果不如理想。
因緣際會,一次爬山,經山友介紹,我報名參加了攝影初階班,認真學習終有些微的收穫,於學員結業評比中,以〈黃金瀑布〉作品得到銅牌獎,有了信心後,我更愛上攝影,也因喜愛登山,在大霸尖山認識攝影老師劉泰雄教官,爾後跟劉教官學習山岳風景及夜間攝影,進而加入台北縣山岳協會,從此密集登高山,完成登百岳壯舉。
這段期間,因背負重量的關係,登山都帶傻瓜相機拍照,攝影方面又怠慢了,直到這兩年才又重燃起拍照的樂趣,但因荒廢好久,所學幾乎還給老師了。
攝影真是一門學問,不單只是拿起相機來拍而已,而是要運用許多的技巧以及構圖。我在拍攝過程中,學習到只有實際去操作才能得到的知識技能,無論是動態或是靜態的呈現,都要注意光線、構圖和焦距,這方面,我用多拍、多看書、找出自己的缺點及不恥下問的方式來讓自己更進步,並再度參與攝影班課程及旅遊攝影景點外拍,希望在前輩及老師教導下,與同好們互相鼓勵砌磋,欣賞各式各樣的作品,拓展視野,學到更多攝影技術。
若問我:「攝影與學佛有相似處嗎?」我深思其中的氛圍,覺得有著異曲同工的感受。攝影時,佛法的薰陶寧靜我易動的心,讓我更能抓住影像的分秒之間;學佛亦同,我喜愛全然的投入殊勝的法會,領受諸佛菩薩的威德力,降伏內心的貪瞋痴,調整自我的身心,走向更好的人生之旅。
瞬息萬變的自然景色,剎那即永恆的獵取,驅動著我身在其中不亦樂乎,未來,我期許自己在攝影與學佛的道路上,能獲得更多的定性,拍出感動的鏡頭,與大眾分享大自然的變化,體會生命無常,珍惜每個當下。
作者簡介
王萬坤
西元1957年出生,是一位低調的企業家,學佛二十多年,與妻子吳玉惠護持佛教不遺餘力,熱愛爬山、攝影,1998年登上雪山後,愛上高山及大自然;1999年接觸攝影,深深著迷於取景時的凝思屏氣,當年即獲得攝影銅牌獎。今年以拍攝於合歡山北峰的銀河、玉山圓柏,榮獲新北市山岳協會攝影比賽金牌獎及優選,更堅定攝影的興趣。
註:王萬坤「風采千尋之旅」攝影展即日起到2015年1月6日,在佛光山三重禪淨禪淨中心展出,歡迎前往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