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早上來杯咖啡讓人精神滿點,中美洲咖啡農夫更在咖啡豆裡發現能源新來源,那就是把農業廢水變成生質氣體。
用來處理生咖啡豆的水是常被忽略的咖啡副產物,雖然因味甜而被中美洲居民稱為「蜂蜜水」,但實際上含有很高濃度的甲烷,而甲烷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因,算是相當高汙染度的廢水。在尼加拉瓜,每年生產130萬袋咖啡帶來的汙染,相當於約2萬輛車造成的汙染,然而這種廢水卻常在未經處理下就倒回河流,汙染環境。
荷蘭永續耕種團體UTZ Certified於2010年推動,尋求在咖啡種植中用更少的水,及以更具創意的方式處理廢水。因此,尼加拉瓜、瓜地馬拉及宏都拉斯等19處農場展開試驗計畫,對廢水進行處置,將甲烷分離出來供發電機發電。現在,尼加拉瓜的巴斯特朗(Sarahi Pastran)家廚房爐子連接的管線通過院子,管線連結由咖啡副產物產生的生質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