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弘奇說,一般品種的百合僅有六個花瓣,但「玫瑰百合」的花瓣相互重疊,有十八至二十四片花瓣,十分罕見;而「老虎百合」澄黃色的花瓣往下翻轉,有如一頂頂土耳其帽,趣味性十足。圖/余采瀅
【本報台中訊】台中市后里區花農羅弘奇,種植百合近二十年,九年前開始引進荷蘭種球,試種新品種,目前已達一百六十五個品種,為讓更多人欣賞到各種姿態的百合,去年自行籌辦百合花節,提供民眾免費賞花。
四十二歲的羅弘奇退伍後跟隨父親種植劍蘭,外銷至日本,後來遇到日本泡沫經濟,劍蘭價格下跌,便轉種百合;九年前羅弘奇到荷蘭參訪,看到一大片不同品種的百合,讓他為之驚豔,決定引進種球試種。
羅弘奇表示,光購買種球、搭建溫室,每年最少花費五十萬元,且荷蘭與台灣的氣候、環境不同,百合品種繁多難管理,令他十分沮喪。
經過十幾次到荷蘭取經,並向當地花農請益,羅弘奇逐年改善花況,從第一年試種三十個品種,今年已擴增至一百六十五個品種。
羅弘奇說,一般品種的百合僅有六個花瓣,但「玫瑰百合」(圖/余采瀅)的花瓣相互重疊,有十八至二十四片花瓣,十分罕見;而「老虎百合」澄黃色的花瓣往下翻轉,有如一頂頂土耳其帽,趣味性十足。
為了讓民眾欣賞到不同品種的百合,羅弘奇去年花費近百萬,舉辦第一屆台灣百合花節,提供民眾免費賞花,短短一天,即吸引超過四千人到場。今年即將到來的百合花節,就有集團主動接洽並出資,協助籌辦。
羅弘奇強調,希望因百合花節,讓更多人認識百合,也藉此行銷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