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客謝聖母 五峰旗建朝聖地

林洛瀅 |2014.12.02
2404觀看次
字級
天主堂內部構造。圖/記者邱麗玥
堂內聖母瑪麗亞像。圖/記者邱麗玥
仿天壇建設的天主堂。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林洛瀅宜蘭報導】天主教五峰旗聖母朝聖地守護宜蘭鄉民九年多,興建費時二十五年,以座西北朝東南方位俯視蘭陽平原與太平洋,天主堂仿造大陸北京天壇祈年殿設計,實為罕見;當冬至太陽升起,恰巧正對天主堂上方十字架,加上鄰近五峰旗瀑布產生大量負離子,每年約有觀光客、登山客與信徒共二十萬人次前往登山朝聖。

天主教五峰旗聖母朝聖地主任司鐸鄒正義神父表示,五峰旗聖母朝聖地位於海拔一百六十八公尺,背對雪山山脈與蘭陽平原的交接處的五峰旗山,背山面海,視野闊,可以遠眺蘭陽平原及太平洋;左邊地勢綿延高聳,鄰近五峰旗瀑布,右邊地勢較矮,山勢受溪流切斷,在風水師眼中實屬寶地。

鄒正義指出,冬至前後一個月,民眾在五峰旗聖母朝聖地可以看見日出,冬至當天,太陽從南迴歸線升起,恰好對準天主堂上方十字架,再從南迴歸線往東南方延伸,十字架將與巴西里約熱納盧的一尊耶穌聖像相互呼應。

聖母顯神蹟

建亭立碑謝恩

關於興建五峰旗聖母朝聖地興建緣起,鄒正義表示,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九日台北自強健行登山隊其中五名登山隊員為趕往下山,天色昏暗,下坡陡峭,五人向聖母山莊的聖母像祈求平安,下山到了標高一六八公尺處,發現第二棵相思樹聖母瑪麗亞顯像,似乎默默的庇佑五人一路平安。

翌年春節前,五人前往台北總主教公署晉謁當時總主教賈彥文神父說明下山遇險,蒙聖母一路庇佑之經過,他們計畫在該地帶建亭立碑,以示謝恩之心願。

消息傳出,中南部信眾幾乎天天上山朝聖,受到宜蘭縣政府關注,台北市仁愛堂主任李善修神父聞訊與總主教賈彥文神父商討後,祈盼政府相關單位,能同意申請在五峰旗風景區內興建聖母朝聖地,為廣大民眾傳播福音,讓登山隊員有報恩機會。

耶穌十四苦路圖

救贖世人

鄒正義說,感謝當時宜蘭縣長陳定南大力促成,建築師藍盛康擔任設計,天主堂外型仿造明清帝王祭天、祈穀與祈雨的天壇祈年殿,二樓以下建築為鋼筋水泥建構,其餘為鋼鐵構造,頂端緊連十字架的白色橢圓屋頂,取自輪船底部具有航海破浪功能的鋼鐵安裝而成,內部屋頂使用宜蘭柚木,色澤可以歷久不衰,一樓十二根柱子,代表十二宗徒,牆壁懸掛「耶穌十四苦路圖」,敘述耶穌藉由苦路救贖人們過程。

每年聖母月,信徒紛紛前來朝聖,加上五峰旗瀑布產生大量負離子向外擴散,一年估算共吸引約二十萬人次前來觀光、登山與朝聖,不僅相關政府撥資金修護登山步道,許多登山協會將它列為攀登百岳基本訓練路線。

鄒正義說,當初聖母顯現的相思樹,因工程需求無法保留,但是樹幹以透明金字塔保存,靜置天主堂旁邊的聖母山洞內,未來五峰旗聖母朝聖地擔負廣傳福音重責,盼望人人平安喜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