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荒救星vs.食品安全 基改技術宛如兩面刃 羅智華 |2014.11.29 語音朗讀 197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基改食品安全與否仍存在爭議,圖為保護環境倡議者頂著象徵「基因改造食品」的紫色地球參加「全球氣候正義」 大遊行。圖/路透 基因改造後的鮭魚體型是天然鮭魚的兩倍。圖/美聯社 基因改造黃豆(左)跟非基因改造黃豆(右上)、有機黃豆(右下)外觀上最大的差異就是基改黃豆有「豆臍」。圖/陳宏睿 圖為經過基因改造的藍色黃豆。圖/翁曉青 南投果樹產銷班費時11年,以野生玉荷包育種成功「巨無霸荔枝」,遠比傳統「黑葉」種還大顆(圖中)。圖/紀文禮 走進超級市場,放眼望去是成堆的香蕉蘋果、橘子柳丁,另一邊則是排列整齊的罐頭、麵包,多樣化品牌令人眼花撩亂,一時間還真不知該怎麼選擇。然而,看似「琳瑯滿目」的各式食物,背後卻可能隱藏著一股正在醞釀中的糧食危機,正在考驗著世界各國。 對豐衣足食的台灣民眾來說,糧食危機四個字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對地球另一端的非洲人民如索馬利亞來說,卻是正在面臨的現在進行式,因為長年乾旱導致農作物歉收,很多人沒有東西吃。除氣候變遷等因素,人口增加也是助長糧食危機的催化劑,聯合國估計,世界人口愈來愈多,預估到二○四五年時,全球人口總數將從七十億人增加到九十億人,世界農糧組織已對此人口增長趨勢提出警告,擔憂到時候我們所生產的糧食恐怕養不起這麼多人口。 也因如此,科學家開始研究基因改造作物,希望透過生物科技來達到植物基因重組、改變植物內部的基因排序,藉此以研發比傳統作物生長速度更為快速、果實更為豐碩飽滿的農作物。以抗旱水稻為例,就是在農作物內植入具抗旱能力的基因,讓水稻具備抗乾旱的能力,即使是降雨量不多的貧乏之地也能種出一塊塊隨風搖曳的美麗稻田。 由於透過基因改造能研發出環境適應力強、生長速度快,甚至抵抗病蟲害等特性的農作物,也讓部分糧食專家將基改作物視為是因應全球糧食危機的一帖解藥,希望藉此讓農作物生產不用再受到氣候變遷或水文地理環境的限制,讓每個人都能有食物吃,改善飢荒窘況。 不過,雖然藉由基因改造技術可改變農作物基因排序,甚至為當地的自然環境、土壤氣候「量身打造」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但目前許多國家仍對基因改造作物的食用安全存有爭議性,且科學家對於基改作物到底會不會影響人體健康的看法仍屬於分歧,加上不是每個國家都具有足夠人物力來進行基改食品的安全風險評估及試驗,因此直到今天,不少民眾對於基改作物依然是望之卻步,部分品牌甚至會在瓶罐包裝上特別標籤食材是來自非基因改造。也因如此,國際上對於基改作物是否能化解風雨欲來的糧食危機,依舊是未定之數。 不過相較於仍存有安全質疑的基因改造食物,觀賞用的基改花卉則較少爭議。國立成功大學熱帶植物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蔡文杰表示,像日本就透過基因改造技術培育出黑色玫瑰,甚至黑色康乃馨,讓人看了眼睛為之一亮,也帶動花卉市場新風潮。 除透過基改技術來幫助玫瑰、康乃馨等花卉改頭換面外,最近成大研究團隊則以美麗的「小蘭嶼蝴蝶蘭」為標的,成功完成全球第一個「全基因體解序」的蘭科植物,不僅可藉此幫助花農強化蘭花抗禦病蟲害能力、縮短蘭花育種時間達一半以上,對於將來開發蘭花新品種與提升台灣出口花卉產業競爭力亦是重要助力。 前一篇文章 太空真奇妙 月球系列之五:阿波羅戰歌前奏 下一篇文章 環環相扣 氣候變遷恐影響生物分布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昆蟲大觀園 春天宛如昆蟲起床號過猶不及 濫用疫苗恐致病毒變異太空真奇妙 月球系列之十三:美俄又見月球用氫能 打造電動車不怕冒黑煙2015國際光年 探索生命能量源頭太空真奇妙 月球系列之十二: 歐洲的繞月小船 作者其他文章沉浸感黑洞視覺 《靈魂》探討生死葉火城 火炎山下錦中60創新藝 彰化美術館饗眾宇宙快速電波爆 逾半屬重複型繁星錄取率99.2% 南華大學近滿招本土鳥類化身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