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存摺 一幅畫 藏了一顆微熱的善心

游乾桂 |2014.11.22
844觀看次
字級

文╱游乾桂

有一年,我有事出差上海,得閒拜訪豫園,亭台樓閣讓人印象深刻,幾乎已達步步是景處處妙的境界了。

這座園子可有來歷,是明朝四川布政使上海人潘允端為了侍奉他的父親,在明朝嘉靖年間建造的,取悅老親之意,名為豫園。

我隨意閒晃,進了一處廂房,遇見一群白髮蒼蒼的老人家擺攤義賣,贊助受災人,老畫家的畫,工藝精妙,每幅皆是佳品,我流連於各式畫風之中,眸光最後定格在一幅神靈活現的金絲猴身上,那是一張淡彩的水墨畫,目光隨我移動,神韻別具的凝視,我禁不住嘖嘖稱奇,此刻,老者乍現,指指畫,問我好不好看?

我直稱好,老人快意告之,那是他的畫,問我想不想買下它帶回家,順道做做好事,我本無此意,經他一說,騎虎難下,也就買了,老人家打折優待,皆大歡喜,當我收下畫,交出錢,準備跨出門檻時,老者快步趕到身旁,笑咪咪問我,隔年還會來否?

這一問,我可不知如何回答,反應靈敏的回問老者:「明年黃河會繼續氾濫成災嗎?」說畢,老人與我相視而笑。

隔年,我的確排除萬難,撥空前往拜訪,並且買下另一幅畫,只因義賣兩字在心中盤旋,添得一個感動而已,而黃河不止隔年氾濫,而且歲歲年年,沒有一些肝膽相照的義舉之人,恐怕有很多災民無飯可吃,流離失所了。

一幅畫,一點錢其實做不了什麼事,但卻藏了一顆微熱的善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