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年全國分齡跳水水上暨陸上錦標賽日前在高雄國際池完成比賽。
這項全國性的比賽,參與隊伍只有八隊,選手不到三十位,顯現我國跳水運動極為冷門。
來自台北市敦化國小的選手有十一位,占了選手三分之一強,顯然已有長期培訓的計畫與成效。
這所小學是台北市教育局推展跳水運動的指定重點學校,他們的訓練基地就在緊鄰的松山運動中心。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為何高雄有國際跳水池,卻沒有指定就近的學校採取資源共享的方式向下扎根?
從小學到高中,有不少學校多設有體育班,想必它的設立一定有其規範及多方面的考量,但設置體育班最根本的考量,不外乎妥籌資源、善用資源。
像中正技擊館、田徑場、國際池周邊的學校如中正高中、中正國中小體育班的招考與組成,就應該就近結合場館設施資源,否則有資源不用,卻又另尋財源耗資建置場館,不啻是雙重浪費資源。
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不只是治國之道,也是體育運動向下扎根、向上發展的根本之道。
以台北市敦化國小為榜樣,各縣市應利用在地資源,推廣各種運動。
張博智(高雄市/備役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