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史書趣】幾個稱謂品《三國》

張天野 |2014.11.17
2492觀看次
字級

文/張天野

●明公

如果曾仔細讀《三國演義》,會發現裡頭有很多人被稱為「明公」。

如第一回劉備就這麼稱呼劉焉,後來劉備歸順袁紹時也這麼稱呼過袁紹,曹操的謀士和張昭也這樣稱曹操和孫權,就連和曹操格格不入的陳宮臨死前也說:「吾聞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施仁政於天下者,不絕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於明公耳。」

「明公」是個什麼東東呢?

就字面而言,明公可解為賢明的主公或尊敬的主公。這是古人對有名位者的尊稱,演義裡幾乎所有軍閥都被稱過「明公」。

「明公」跟「主公」意思差不多,但拍馬屁的成分居多,是以謀士們多稱「明公」,武將們多稱「主公」。

至於陳宮,他臨死時,曹操以老母妻兒威脅他順從,他婉言拒絕,用明公有示弱、保全家人性命的意味,也算一種策略。

●劉豫州

演義中,孫權、諸葛亮、張昭等人稱劉備為「劉豫州」,,就連第四十二回回目裡也有「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劉備與呂布交鋒兵敗,不得不到許都去依附曹操,曹操上表奏劉備豫州牧一個虛銜。

豫州牧是豫州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所以其後人多稱劉備為「劉豫州」。

第二十一回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使君」是對太守、刺史等人的尊稱,劉備是正牌州牧(即刺史),曹操這樣叫既貼切又親切。

●某

忠義化身的關羽常自稱「某」、「關某」。「某」是古人自謙詞,可通觀全書,敢如此自稱者屈指可數。有趣的是,第二十七回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夏侯惇怒追關羽,居然也冒出句:「關某休走!」看來羅貫中是一心一意坐實了關羽為「某」了!

●君侯

「君侯」也是演義裡對關羽的稱呼。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所以才有此謂。

秦、漢時稱列侯而為丞相者,才被稱為君侯。漢以後用為達官貴人的敬稱。演義裡曹操封費亭侯,劉備封「宜城亭侯」,諸葛亮封「武鄉侯」,其實都比關羽更適合此稱謂。

●賊

「賊」,是演義中很普遍的罵詞,董卓、曹操經常被罵作「國賊、賊臣、逆賊」。督郵被張飛罵作「害民賊」,陶謙是「老賊」,張飛是「環眼賊」,劉備是「大耳賊」。

劉備攜民渡江而逃時,荊襄降將文聘攔住去路,劉備罵道:「背主之賊,尚有何面目見人!」一句罵就給自己解了圍。

●兄長

劉關張桃園結義,關羽稱劉備「兄長」,張飛則直接稱「哥哥」。按羅貫中的定義,關羽文武雙全,自然要用「兄長」這個文謅謅的稱呼,而張飛是粗人,他口中的「哥哥」更接近口語。

●先生

「先生」稱謂由來已久。從春秋到漢代,「先生」都用來尊稱老師或長輩或有學問的人。演義裡的水鏡、臥龍、鳳雛諸先生基本上都是這樣的用法。

後世,先生才演化出丈夫、有名望男子、醫生、賬房先生、風水師等人的尊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