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圖書館新總館今開館展開三階段營運測試,市府文化局將整座建築物包覆並打上彩結,要將這個「禮物」送給全民,展現高雄用閱讀和知識推動城市轉型的努力。圖/劉學聖
【本報高雄訊】高雄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圖/劉學聖)今開館展開三階段營運測試,市府文化局將整座建築物包覆並打上彩結,要將這個「禮物」送給全民,展現高雄用閱讀和知識推動城市轉型的努力。
高市圖新總館尚未落成啟用,就已獲得行政院公共工程金質獎特優。而當「翻轉圖書館」成為國際趨勢之際,高市圖新總館一口氣達成九項翻轉,包括了公共工程興建方式、建築結構工法、公共建設經費來源、圖書館購書方式、電子書公共借閱權、圖書館空間定位、圖書館兒童藏書、城市圖書館館藏,以及公共圖書館與商業結合的新模式與自償性策略。
新總圖的硬體建築由市府出資十九億,軟體館藏由民間募款五億購置,創造出新的公私部門合作模式。大額捐助以館內空間冠名、小額募款以書本扉頁冠名的方式,得到民間熱烈回響,翻轉了公共建設經費來源依賴預算支出舊觀念。
新總圖旁的萬坪空地未來將結合書局文創商業機制,發展第二期「總館共構文創會館」促參BOT計畫,讓未來的營運權利金獲利約每年五千萬,挹注圖書總館永續經營,以「追求自償性的營運策略」翻轉過去公共建設的管理模式。
新總圖的百萬藏書,是採固定原價七折向出版社購買。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史哲表示,如此可突破政府購書受限採購法低價標,導致出版產業受打壓的惡性循環。文化局並引進電子書公共借閱權新觀念,和遠流出版社合作開發台灣雲端書庫,以政府按次付費方式打破買斷式電子書版權計價,提供市民借閱電子書服務。高雄市民只要持市圖借閱證,一年即可免費借閱六十本電子書,每借出一本,其中七成五的利潤則由出版社與作者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