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靈對話 建立正思惟

王靖淇 |2014.11.09
1273觀看次
字級

【記者王靖淇大樹報導】「佛光緣身心靈對話與生活有書香」系列講座,有一千五百多人參與,分別在佛光樓九樓與大覺堂進行,講座的目的是建立正確觀念與思惟;思惟決定性格,把歡喜、法喜表現在臉上,學佛更有智慧,心態調整歸零,才能跨越生命的延續性。

人間佛教何處尋?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開示,「學佛是快樂的,行佛是身體力行,要主動自發學習,行佛時要有體悟,修持慈悲與智慧。如何解脫?首先要培養正知正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佛陀教導我們觀察自身,斷除煩惱貪瞋痴,拿掉對我的執著,參悟變化就能了解無我,心的寧靜才能身心自在。」

人間佛教讀書會執行長覺培法師與大家分享:「生活中轉個彎,好比點燃一盞無盡心燈,處處都是美好的,要看懂生死輪迴,可以讓我們開悟,要懂得轉心境,透過閱讀對自己更了解,把書中的智慧落實於生活。」

佛光山寺副住持暨南華大學學術副校長慧開法師說,生命的永續經營,首先在於人的思惟要改變,如何以快樂的心面對老化—死亡是大家都會面臨的關卡,要把它當成人生的畢業考,做好這一生的功課。生命是有周期的,要善待自己,培養自在觀念,轉化心境面對,自然接受人生。他還送給大眾「生命的三千萬」—千萬要保存人生賞味期、千萬不要當生命延畢生、千萬要保養自己的精神與體力。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簡靜惠老師在與談時說,有品質的學習是養心與養生,閱讀是一種心靈探索,而讀書會是進階版的腦力激盪,透過不同的知識交流與思考,大家相互刺激學習,維持一顆年輕的心,回歸學習的本質,用新眼光看世界,生活結合創新閱讀,銀髮族綻放自己。

教育部政次林思伶表示,教育是創造人類未來生活的可能,多看書,從小養成好品德,讓閱讀成為新思惟運動。

人間福報總編輯妙熙法師說,青年參與公益旅行,要有堅定的信仰。譬如深入窮鄉僻壤、在印度找尋心中悉達多的青年,從教育著手,把三好觀念融入遊戲與生活,藉此深植當地孩童心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