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業者結合二手書店、陽光基金會等,把國道服務區變成圖書館,民眾可免費借書回家閱讀,不限特地區域還書,也可拿書出來交換,昨舉行「漂出愛書分享無限」贈書儀式,讓更多人能培養閱讀的觀念。
推動漂書活動的南仁湖集團副董鄭宜芳說,當初閒聊中的一句話,大家開始慢慢促成,每年將捐出五百本書放置在漂書站內。他說,國道服務區不只讓人短暫停留,其實可服務旅客的心靈,有了這個大方向,於是集合旗下服務區,包括湖口、東山、古坑、西螺、中壢及泰安等,一起來讓書漂流。
漂書活動就是不需借書證、沒有還書日,讓書籍跟著旅人一同漂流。喜愛閱讀的鄭宜芳說,與其讓書本躺在櫃中起灰塵,不如「漂書」給需要的人,創造下一個知識的力量。
旅客郭小姐說,因為高速公路的便捷性,知識可以更快傳遞,她也清出家中約二十多本舊書,打算放在泰安服務區裡,漂給大家使用,也希望讓基隆、屏東的居民同分享。
外埔圖書館館長林秀枝說,先前已跟業者共同募了二千三百多本舊書,為了響應這樣有意義的活動,館內也幫忙募書到這裡;這種類似漂流瓶的傳遞方式,讓自己擁有卻不再閱讀的書,可以無償傳閱,也變成一種時尚。
漂書源起於二十世紀的歐洲,書友將自己不再閱讀的圖書貼上特定標籤,投放到公共場所跟其他人「偶遇」,同時拾取書本的人,也有義務在閱畢後,將自己感受以日誌、筆記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