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達拉斯電】美國中文熱已深入民間,美國教育部門通過從去年秋季開始,中文可列為高中生選修的大學學分先修課(簡稱中文AP)。專家表示,這股熱潮能否持續,有待中文教育者的專業教學。
致力推廣中文教學的維吉尼亞大學亞洲與中東語言文化學系教授曾妙芬指出,中文在美國仍是少數語種,未來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美國在高中推行中文AP,更是全球中文熱的再次實證。她說,「中文AP成敗的關鍵就在未來的兩、三年」,因為若老師未能以專業課程,帶動學生學習興趣,就沒有學生願意選修中文。
根據統計,當前全球平均每四個人中,就有一人講中文。曾妙芬說,雖然中文在美國仍屬少數語種,但「中文勢必成為在美國必須學習的外語」。
曾妙芬強調,其實中文熱的推波助瀾,除美國政府本身國防安全的需要,及民間自然發展趨勢外,不可諱言的是與中國大陸政經地位提升,台灣政府與中國政府以官方力量推動,息息相關。
她說,中文已從過去的周末義務教學,邁入美國教育主體,讓她「看到了中文教學的關鍵性轉捩點,這也將是中文進入主流社會的歷史性貢獻」。中文AP進入主流教育體系後,華人子弟不僅能在周末到傳統中文學校上課,美國各個族裔也因此擁有學習中文的正式管道。
曾妙芬面對當前欣欣向榮的中文熱,表示心喜,但她提醒,「中文AP的成功推動,需要有完整的培訓計畫,讓老師在各種培訓中,將中文教學帶入專業化領域」。曾妙芬說,中文教學不能再落入過去「只要是中國人就可以教中文」的陳舊模式,而是要真正走上專業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