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香港政府和學聯今天傍晚六時將就政改展開對話,屆時將直播對話,今次對話是否為「占中」提供一次建立「退場機制」的時機,備受關注。有調查顯示,民眾揀選的三個退場條件中,其一為「政府承諾將提委會組成及運作民主化」,學者認為這點有機會是學聯與政府談判的突破位。
《明報》上周在各占領區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百分之七十受訪者對中央或港府讓步感悲觀,逾百分之七十受訪者認為應將占領行動升級,例如開展不合作運動,占領更多地點和罷工等。至於中央或港府要有何具體回應,才同意終止占領,在九個選項中最多受訪者選擇的四項依次為「人大撤回普選框架決定」(百分之六十九點一)、「港府重啟政改諮詢」(百分之四十五點六)和「政府承諾將提委會組成及運作民主化」(百分之四十三點九)、「梁振英下台」(百分之二十四點六)。另外,亦有一半受訪者不贊成只退守到金鐘。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認為,最多人選的頭兩個選項,爭取到的機會未必很大,只是立場表述,反而改善提委會這一點,可以是雙方談判的共同點,尋求突破。但他認為最終仍要視乎政府是否願意在提委會內將篩選程度減到最低。
港府與學聯昨天敲定對話流程,今天傍晚六時就香港政改議題對話,兩小時對話結束後,雙方會見媒體。全程現場直播,不設觀眾席。但外界對結果並不樂觀。
學聯秘書長周永康指,不期望會面能一步到位,對談判結果不感樂觀;又指若政府沒提出真普選方案和時間表,難說服市民撤離。
另香港特首梁振英十九日首次明確指出外來勢力介入占領行動,並非純粹的本地運動,占中團體紛紛反駁,並批評梁振英「抹黑」。占中三子之一陳健民昨批評,梁振英不拿出證據就作出指控是「空口說白話」,令他覺得香港愈來愈大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