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佛法化 文/慈容 |2014.10.19 語音朗讀 195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慈容法師圖/人間社 人,呱呱墜地來到世間,二六時中,想的就是如何生活?吃喝、玩樂、穿衣、睡覺、學習、工作……重要的還要符合自己所想所愛,順之就樂此不疲;反之就苦惱不堪。圖/人間社 人,呱呱墜地來到世間,二六時中,想的就是如何生活?吃喝、玩樂、穿衣、睡覺、學習、工作……重要的還要符合自己所想所愛,順之就樂此不疲;反之就苦惱不堪。圖/人間社 文/慈容 文/慈容 圖/人間社 人,呱呱墜地來到世間,二六時中,想的就是如何生活?吃喝、玩樂、穿衣、睡覺、學習、工作……重要的還要符合自己所想所愛,順之就樂此不疲;反之就苦惱不堪。 到底如何生活,方能在二六時中處處自在、時時安然? 記得小時候聽故事總是聽到「從此公主、王子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長大後慢慢明白,原來那是每個人的小小心願──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 在《人間音緣》的歌曲中,由星雲大師作詞的〈幸福是啥物?〉是這樣唱著: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自由自在、和平安寧、凡事看得開。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身體健康、身苦病痛不相纏。 幸福有時在手內、有時在心中、有時在夢中、有時在……, 到底幸福是什麼? 幸福就是從觀念轉變開始!」 為了展開我們的幸福,就要轉變觀念;如何轉變觀念?需要佛法。 星雲大師積極倡導「人間佛教」,主張生活必須佛法化,也就是除了金錢、愛情、事業之外,還要增加一些慈悲、結緣、惜福、感恩的觀念。生活中有信仰,舉凡婚喪喜慶、房子喬遷等,應以佛教儀式行之,不鋪張浪費、不迷信執著看風水、時辰,應知只要心好,則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有佛法指導的人生,必然時時心安、處處自在。 所謂生活佛法化,就是將佛陀所教導的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佛教強調淨化身、口、意三業,如果用名相解釋名相,實難了解真正的精神涵義,更遑論付諸實踐。 星雲大師不斷在思考,佛法應該要適合時代來給予新的詮釋,因此他簡要親切的說,只要能夠實踐「三好運動」,就是淨化三業。哪「三好」?即是身做好事(身業)、口說好話(口業)、心存好念(意業)。如此深入淺出的說法,連小朋友都能琅琅上口,並付諸行動,這就是將佛法融於生活,如同陽光普灑於每個角落般,光明無限。 常聽人說:要為生活加把「勁」!幸福的生活中,除了有「三好」外,加上「四給」如同增添人生的香氛。前段日子,流行「待用」咖啡、「待用」餐、「待用」……,以小額捐款的方式,助人解決一時不便之需,這一小小的善行,與星雲大師所推動的「三好、四給」理念不謀而合。 生活中存善心美意,用善行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讓自己在不同時刻、不同空間,展現好因善緣。幸福要加分,就再加個「五和」吧!從三好、四給,讓真善美的暖意流轉於人我之間,讓身邊的每個人都能夠自心和悅,進而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最後世界必定能和平。從自己的一點轉變,創造出五和的世間,如同水澤被於十方大地,清涼無限。 前一篇文章 生命中的一句話 下一篇文章 花開禪心 誰捨棄誰了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3【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7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8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9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10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6【人間行者心】義工中的義工心培和尚法音宣流 《六祖壇經》的修行觀【晨齋語錄】正確觀念【人間行者心】以筆為燈以心續願 重走傳燈之路談經典之鑰 肯定我是佛 作者其他文章八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