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勤,已生善令增長。
「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勤、正定,是佛陀以「苦滅」為緣,開示的實修法門。它的重要性,在於做為將真理應用於生活中的修行指導,使眾生能從「迷」而「悟」,證得苦滅與涅槃的聖賢境界。「八正道」的修學在實踐,但若不能正確的理解這個「道」,就不可能達到修學的目標,因此,學習八正道首先就要「正確地理解八正道」:
正見:有善有惡、有業有報、有因有緣、有聖有凡。
正見就是正確的見解與觀念。《勝鬘經》:「非顛倒見,是名正見。」正見就像照相機的對焦功能,焦距不準,拍出來的相片就會走樣,知見「焦距」不準,看待世間的人事道理都會變質。學佛要有四種正見:有善有惡、有業有報、有因有緣、有聖有凡。二乘人要懂得因緣的道理,菩薩需體悟空慧,而佛即是證得般若的覺者。從凡夫到佛,可以漸修至悟,成就端視各人發心而定。
正思: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正思就是正當的思惟。《瑜伽師地論》說:「由正見增上力故,起無瞋恚、無害想,是為正思惟。」因此,正思惟就是作真理智慧的思量分別,遠離貪瞋邪見。佛陀教示眾生當以四念處作正思惟: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念念以身、受、心、法為思惟的緣境,反覆熟慮自省觀察,時時刻刻和正法相應,才能去除三毒,趣入佛道。
正語:真實語、讚歎語、慈悲語、利行語。
正語就是善良的口業,遠離虛言、暴語、誹謗、妄語、戲論等非禮之語。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不當的語言不但會傷害他人,也會障礙我們趣入清淨解脫道。
除了應避免不當的語言,更應常說好話,說真實的語言、讚歎的語言、慈悲的語言、利行的語言,這樣語業清淨了,修行自會見功。
正業:不殺生為業、不偷盜為業、不邪淫為業、不販毒為業。
正業指正當的身業、工作。不殺生為業、不偷盜為業、不邪淫為業、不販毒為業。像日光、空氣、水能令種子生長,火燄會令種子焦敗一樣,行為可以發業,行為可以潤生。業行會感得業果、業報,牽引累劫的生命。因此,除了消極不做惡業之外,更應積極地去實踐慈悲喜捨等善行,過高尚而善良的生活。
正命:正當的經濟生活,淨化的感情生活,慈悲的社會生活,道德的政治生活。
正命就是正當的經濟生活,淨化的感情生活,慈悲的社會生活,道德的政治生活。應避免從事有違善良風俗、道德律法,以侵犯他人來滿足私欲的職業。此外,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飲食知節制、適當的休息、睡眠、運動與工作也是正命,如此不但有益身心,能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家庭美滿、社會安定的因素。
正勤: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除、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
正勤就是正精進。正精進必須是正當而有益於人我的行為。《大智度論》以「四正勤」作為精進的目標: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除、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精進是為了對治懈怠,懈怠是眾善之累,是人生之病,修行人唯有「勤」修戒定慧,精進不懈,方能息滅貪瞋痴。
正念:念佛覺行圓滿,念法法界圓融,念僧清淨功德,念天仁至義盡。
正念就是持續專注於正法的清淨意念。我們要正念佛、法、僧、天。佛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能度十方一切眾生,當念佛覺行圓滿;有為諸法皆因緣生無自性,當念法界清淨圓融;而「三乘聖眾,乃真佛子,正智無量,能救苦難眾生」,當念僧清淨功德;「所以能生天者,皆由修福培德,受持禁戒,聽聞善法,喜修布施,增長智慧」,故當念天仁至義盡。
正定:健康的禪定、安心的禪定、悟道的禪定、見性的禪定。
正定,就是以禪定集中我們的意志,統一我們的精神。《佛遺教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禪定是成佛的要津,是活潑潑的生活中的受用。惠能大師說:「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心離於相,不被境轉」就是禪定。修禪定之人,當修健康的禪定,安心的禪定,悟道的禪定,見性的禪定。
八正道又可歸納為戒、定、慧三學,以正語、正業、正命為戒學;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為慧學;正勤則通於三學。
生活中對因果義理有肯定的認識,就是正見;所思所想與佛法相契就是正思;與人交談都是愛語,給人信心、歡喜就是正語;行為舉止合於道德禮法,不為己私侵害他人就是正業、正命;主動博施濟眾、行善止惡就是正勤、正念;遇到困難挫折,能夠沉著、冷靜,以智慧去判斷處理就是正定。八正道包含了信仰與道德的要目,不僅是出世解脫道的實踐法門,也是人間生活得以幸福美滿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