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信義區某國中的一位英文老師,為了兒子能夠考到好成績,私自拿走學校考卷,即是作弊的行為,會造成孩子不勞而獲的錯誤認知。
我認識的幾個教師,以為子女沒有好成績會丟臉,竟然選擇向學校老師打探試題,甚至窺探、「借用」試卷等不正當方式,在此情況下,孩子的好成績有何意義?
我身為老師,當然在意學生考試的成績,畢竟那是指導學生課業的回饋,但是不能為了追求「好看」的分數,採取不擇手段的方法。
不論是學生或家長的作弊,都充分反映社會的價值觀已有偏差。認為好的學歷或分數,足以代表可以有好工作,可以賺取更多的金錢,追求較高的社經地位。所以忽略了品格教育,沒想到這樣偏差的功利價值觀念,不僅已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連身為家長身分的老師,其價值觀也改變,怎不讓人憂心呢?
當老師的家長父母,都會因為分數而竊取考卷,他怎麼期待孩子能夠有誠實面對考試的態度呢?我們應該讓孩子從小就體悟到:考試作弊就是錯誤的行為,唯有以身作則,自己改變分數至上的觀念,並且從生活中加強品德教育,才能培養孩子誠實的好品德。
蕭靜方(花蓮縣/幼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