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張商業發行的唱片,距今有百年歷史,當時被視為舶來品,在洋行裡販售,上圖為當時的唱片販售廣告傳單。圖/修瑞瑩
台灣第一張商業發行的唱片,距今有百年歷史,當時被視為舶來品,在洋行裡販售,上圖為當時的唱片販售廣告傳單。圖/修瑞瑩
【本報台南訊】台灣第一張商業發行的唱片出版於何時?在民間藏家的努力下,這張距今百年的唱片近年「出土」,讓人見識到當年的「流行音樂」面貌。
成大台灣文學系目前正展出台灣唱片工業百年紀念展,其中就有這張百年唱片,還有第一張台語演唱的唱片,同樣灌錄於西元一九一四年。成大台閩文化研究中心與藏家合作,陸續將這些珍貴唱片中的樂曲,以數位方式保存,並交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收存。
這兩張「第一」的唱片,分別由林太崴及黃士豪收藏,兩人在國內的蟲膠唱片(最早期的唱片)收藏界都屬於「瘋狂級」藏家。
三十六歲的林太崴學的是美術,但因喜愛唱片,對台灣唱片史相當有研究,目前已轉換跑道,正在台大音樂系讀研究所。
他蒐集國內外早期唱片上千張,經常四處挖寶,台灣第一張商業發行唱片,是幾年前在台北大稻埕的一處舊宅中,從清理的舊物中買回,當時原本不知是第一張,後來翻查資料,才知是日治時期由日蓄唱片公司灌製的客家八音〈一串年〉。
林太崴表示,台灣在日治時期雖發行不少唱片,但都是台灣藝人到日本錄製,唱片再回銷台灣,一張大約一塊六五毛,約合今日的三千元,相當昂貴,被視為奢侈品。
而三十六歲的科技工程師黃士豪則尋得第一張台語演唱的唱片〈點燈紅〉,他為了蒐集唱片,全台跑透透,四處與古物商、回收商套交情,一名古物商問他:「有一張破掉的蟲膠你要不要?」修復後才發現竟是第一張台語演唱片。
這兩張唱片因年代久遠,都可說是現存的「唯一」,價值難以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