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一位七十八歲阿伯主訴陰囊和陰莖交接處長出黑痣;還有一個四十五歲的男性商人,主訴他的陰囊與陰莖交接處長出菜花,但是經過醫師切片檢查後發現,他們長的不是黑痣也不是菜花,而是基底細胞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醫師鄭惠升指出,基底細胞癌是皮膚下方的細胞不正常增生,很少會感到疼痛,但是菜花是因HPV病毒感染,多長在龜頭或包皮部位,勃起時會感到疼痛,基本上是與基底細胞癌的症狀不太相同;而黑痣通常不會快速長大,或是呈現不規則狀。
七十八歲的阿伯發現黑痣好幾個月,從一個小點到約長寬各三公分的大小,他才趕緊就醫;而四十五歲的男性商人,因為有嫖妓的習慣,因此以為自己染上菜花,但又不敢就醫,拖了一年,皮膚異狀已到了一點五乘以二點五公分的大小,且會疼痛,性伴侶也懷疑他染上性病,才趕緊就醫。
鄭惠升說,基底細胞癌是常見的皮膚癌,多發生在有毛皮膚部位,如臉部、眼部周圍、後耳部份陽光曝曬處。很少長在生殖器,陰囊陰莖、大陰唇,也很少轉移;上述兩位病患都否認病變處有暴露陽光或職業性的暴露煤渣、瀝青等化學製劑、放射線。後來這兩名病患皆透過麻醉做整個廣泛切除、縫合,目前狀況良好。
他表示,依據過去文獻報告,基底細胞癌轉移到器官淋巴、肺部、骨頭、肝等部位,平均約需十一年半,但轉移後到死亡的時間不到三年。鄭惠升呼籲,民眾要多注意生殖器的衛生,若生殖器有病變,雖屬隱私,應該及早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