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的故事 主流攝影界的逃兵 金成財

謝鈺鈺 |2014.10.12
4422觀看次
字級
攝影師的故事 主流攝影界的逃兵 金成財圖/金成財提供
攝影師的故事 主流攝影界的逃兵 金成財圖/金成財提供
攝影師的故事 主流攝影界的逃兵 金成財圖/金成財提供
金成財與兒子圖/金成財提供
攝影師的故事 主流攝影界的逃兵 金成財圖/金成財提供
攝影師的故事 主流攝影界的逃兵 金成財圖/金成財提供
攝影師的故事 主流攝影界的逃兵 金成財圖/金成財提供
攝影師的故事 主流攝影界的逃兵 金成財圖/金成財提供

文/記者謝鈺鈺 圖/金成財提供

該怎麼介紹攝影師金成財呢?形容自己是主流攝影界逃兵的金成財,在攝影圈內算是怪人一個,每按下一個快門,都以自己的感覺去考量、以自己的步調在進行,就算後來轉向商業建築攝影,成為自由攝影工作者,態度一樣如此。

金成財自稱「無師承任何人,以底片為師」,早年專注社會議題攝影,以拍攝松山機場飛機起降的「安全降落」系列作品,得到1995年台北國際攝影節新人獎,一戰成名;這一套十二張的攝影作品如今被北美館收藏。隔年,他更以「一個即將消失的族群──稻草人」攝影首展,得到年度攝影首獎。

稻草人系列的拍攝因緣,來自他當兵時在蘭陽平原騎腳踏車,和稻草人的第一次相遇。在拍了第一個稻草人之後,他每看到稻草人就會拍,前後花了近十五年時間,全省下鄉紀實巡禮,拍攝稻草人與土地及農人的關係,並形成議題,期間無人出其右。因為這個長期拍攝的主題攝影極具個人風格,為他贏得台灣「稻草人之父」的美名。

金成財以拍攝稻草人系列在攝影界闖出名號,而同期的攝影師如劉振祥、周慶輝、謝三泰、何經泰、張良一、沈昭良、江思賢、鄧博仁、陳博義等人,如今都是主流攝影界的老手,但他卻淡出攝影界。「我的兩個孩子十年前相繼出生,為了養家活口,不能在攝影圈廝混下去啦!」雖是自我調侃,但他這句玩笑話,也是很多專注主題紀實攝影師的寫照。

脫離主流攝影界後,金成財的賺錢之道,就是為房地產拍商業攝影。雖是為建築物拍照,但他一樣講究,天不夠藍不拍、光線不對不拍,有時閉關幾天都不按快門,對光線幾近吹毛求疵的他,常讓業者急到不行,卻總能在最後截稿時間交件。他對工作很衝、很努力,把辛苦當挑戰,作品有一定水準,若老闆不滿意,他不報帳請款,但堅持絕不重拍,「因為每一個快門按下,都是最好的時刻,無法重來」。

「我比別人幸運,畢竟是在興趣中工作,靠攝影去賺錢,比起工作沒熱忱的人更有競爭力,所以只要出錢的業主對我的作品不滿意,我就不會請款。」常常督促自己、自我反省的金成財灑脫地說。

慶幸脫離主流攝影界的金成財,如今工作時間彈性,和小孩相處時間變多,也保持跟其認定的大師合作,比如擔任林麗珍的「無垢」舞團專屬攝影師、為朱銘拍攝作品、為導演張作驥拍攝電影劇照等。「這些經歷是別人沒有的,學習經驗大過經濟效益。」

和大師合作,讓金成財的攝影創作觸角不斷延伸。十多年來,他仍保有創作的活源,而陸續從事主題攝影創作。比如,具有布農族血統的他就花了三年尋找祖先老屋,創作追求族群自我認同的「寂靜的槍聲」主題攝影,也開過記錄台灣各地民俗廟會的「莊嚴的世界」攝影展、記錄1999世紀末台灣海岸線的「惦惦的海岸」攝影展等。

懷抱著對城市五味雜陳的情感,如今的金成財用一種清爽的腳步,在城市中吸收養分,牽引著攝影與簡單生活的連結。日常生活中信手拈來的攝影作品(都是工作之餘拍的),他都發表在臉書「光的緩衝區」,單純地和認識的朋友分享,沒有其他。

金成財雖是主流攝影界的逃兵,但在沉潛的這些年裡,領略到了另一種感受,他說:「攝影已融入我的生活,我以生活為師、以自己為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