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究:臨床死亡仍有意識

 |2014.10.10
126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份調查心肺停止患者的不尋常研究指出,有些人在技術性死亡後仍有意識。

英國、奧地利與美國十五間醫院彙整兩千多名心肺停止病患資料,目的是評估瀕死經驗,以及臨床定義上死亡的患者被救回後想起的其他現象。臨床上死亡指心臟和大腦停止活動。

這項在八日公開的研究,發表在歐洲醫學期刊《復甦》(Resuscitation)。

在二千零六十名患者中,三百三十人急救後復甦,其中一百零一人接受深入的兩階段訪問。

百分之三十九受訪者表示在恢復心跳前有意識知覺,但沒有具體回想到任何事件。

在英國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主持這項研究的學者帕尼亞(Sam Parnia)表示:「這顯示較多人一開始可能有心智活動,但在康復後便失去這項記憶,原因可能是腦傷或是鎮靜劑對記憶回復的影響。」

百分之四十六受訪者表示他們有恐懼、暴力或遭迫害的感受,或是既視感,或者出現親屬、動物與植物的影像。

只有百分之九的受訪者表示出現比較為人所知的瀕死經驗,像是靈魂脫體的感覺。

百分之二受訪者表示,當技術性死亡時,他們能「看見」與「聽見」事情。

其中一名患者能夠回想到機器的兩聲嗶嗶聲。

這台機器間隔三分鐘會發出聲響,讓研究人員得以計算這個經驗持續的時間。

帕尼亞表示:「這項研究的發現意義顯著,因為一般往往認為死亡經驗可能是幻覺或假象,發生時間通常不是在心跳停止前,就是在心跳成功的恢復後,但沒有在心跳不跳的期間經歷『真實』事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