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秋月

文與圖/林彥佑 |2014.10.09
1774觀看次
字級
過了中秋,便是真切的秋;溫度略微地降,這樣的時節,總是充滿詩意。韋應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員外〉:「懷君屬秋月,散步詠涼天,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好一個清爽、懷想的秋天,在四句的音韻裡,表露無遺。圖/林彥佑

文與圖/林彥佑

過了中秋,便是真切的秋;溫度略微地降,這樣的時節,總是充滿詩意。韋應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員外〉:「懷君屬秋月,散步詠涼天,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好一個清爽、懷想的秋天,在四句的音韻裡,表露無遺。

多少人詠秋,讓秋天可以毫無顧慮地展現羞澀的美;比起春天,雖沒有爭豔又嬌嫩的春花,但也有淡黃而轉紅的秋楓;比起夏天,沒有沸騰又熾熱的光彩,但在日光出現的同時,也耀著一圈圈迷濛而淒楚的光暈;比之冬天,沒有萬物止靜的空寂,卻有蕭條又寒愴的意境。對於秋,有太多令人暇想又令人享受的空間。

我曾在晚秋月圓之際,爬上高雄的壽山;月圓的夜,其實並不暗沉,月光穿透山間枝椏,把泥土地照耀得斑駁,好像真有所謂月下浮動的暗香; 每一個舉手投足,便能瞧見月色在頭頂,亮得比山路的燈還要亮,圓得比街燈的燈型還圓,好似一顆大大的晃亮球體,懸浮沉載在空中。

壽山上,往西子灣遠眺,其實就是台灣海峽灣內的一個小港口;秋月映在海面,如月光海,海影漩動著,波波相連,層層浮動著光影點點;詩人余光中先生曾在詩中,想把一片中山大學旁的月光打包回去,夾在唐詩裡,我閱讀著,竟有一種相思之感,濃濃的,比海風吹來的海味還要厚實; 我卻想把月亮旁的星子,一星做為一字,擷星綴結成詩,想必也能在此吟詠一首秋月光海。此刻,曾朗誦過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竟是這樣的符合當下的書寫,把海、月、秋全都連成一段思緒。

除了月與海,秋總讓人習於放鬆。高雄的秋,來得較早,較之於北部的盆地地形,南部也早早就得換上秋衣。我最愛秋天的高雄,晨霧未晞,太陽靄然地昇起,在落下之時,還能把天際暈染一片奼紫紅粉的彩霞;尤其單車漫遊,一路的騎乘,叩囉叩囉地從市區到西子灣,到海角,到封山,不須擔心日晒通紅,也不必勞心海風冷刺,便能舒服愜意地完成一段旅程;有時,我不愛安穩的自行車道一路平淡地送我到目的地,我總愛選擇不同街景不同巷弄,一路有奇蹟又有秋意襲來地,將我領到一個終點。大概只有秋日,才有這樣心曠神怡的舒坦吧!

秋天的海水,也倒是沁涼。夏天游泳,海水雖有涼意,但陽光總是頻頻地放射熱能,更擔心沒做好防晒,就惹得一身紅腫;秋天海邊戲水游泳,是一種至上的享受,水清,心更清,傍晚四五點,水涼,心更涼。在秋天的海水間馳騁,往山的方向望去,至是醉人;水邊讀水,山下寫山,徜徉在水中,竟能擁抱山光水色,任由水流一波波帶領我浮游至不同的水域,心很輕,輕得比水裡的魚兒和蒼穹的雲朵,更輕;在安全的範圍內,我終愛放開筋骨,乘著浮板,讓大自然的波動來帶我眼觀、耳聽,秋的氣息。

一年的秋,只有三個月分,誠如蘇軾〈贈劉景文〉寫下「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蘇軾歌詠晚春,「荷葉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我要寫下秋日好景,最是明月山海共纏綿,秋爽景清襯涼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