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 4華裔科學家可望登榜

 |2014.10.06
78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二○一四年諾貝爾獎今起陸續揭曉,曾三十五次成功預測諾貝爾獎得主的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看好四位華裔科學家張首晟、楊培東、「OLED之父」鄧青雲、錢澤南奪獎,尤其張首晟、楊培東是改革開放後在大陸接受教育的新一代,更令全球華人矚目。

研究量子霍爾效應及拓樸絕緣體、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的張首晟,二○○六年提出「拓撲絕緣體」理論,次年實驗證實,其意義在於讓電腦運算加速,曾獲得「歐洲物理獎」等三大頂級獎項,是今年物理獎熱門人選。另一位與張首晟共同角逐物理獎的楊培東,現任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其奈米線光子學研究有助提高電腦存儲量。

香港「OLED之父」鄧青雲於一九八七年服務柯達公司時,和范斯萊克一起發明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二○一一年獲地位僅次於諾貝爾獎的沃爾夫化學獎,外界認為這將會提高他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機會。OLED如今廣泛應用在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等3C產品,具有圖像品質優、低功耗、重量輕、柔性顯示等優點。

以研究真核生物細胞遺傳訊息轉錄聞名,台灣中研院院士、現在是柏克萊加州大學分子生物學教授的港裔美籍學者錢澤南,被看好拿下醫學獎,其基因研究將改善人類健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