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二○一四年諾貝爾獎今起陸續揭曉,曾三十五次成功預測諾貝爾獎得主的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看好四位華裔科學家張首晟、楊培東、「OLED之父」鄧青雲、錢澤南奪獎,尤其張首晟、楊培東是改革開放後在大陸接受教育的新一代,更令全球華人矚目。
研究量子霍爾效應及拓樸絕緣體、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的張首晟,二○○六年提出「拓撲絕緣體」理論,次年實驗證實,其意義在於讓電腦運算加速,曾獲得「歐洲物理獎」等三大頂級獎項,是今年物理獎熱門人選。另一位與張首晟共同角逐物理獎的楊培東,現任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其奈米線光子學研究有助提高電腦存儲量。
香港「OLED之父」鄧青雲於一九八七年服務柯達公司時,和范斯萊克一起發明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二○一一年獲地位僅次於諾貝爾獎的沃爾夫化學獎,外界認為這將會提高他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機會。OLED如今廣泛應用在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等3C產品,具有圖像品質優、低功耗、重量輕、柔性顯示等優點。
以研究真核生物細胞遺傳訊息轉錄聞名,台灣中研院院士、現在是柏克萊加州大學分子生物學教授的港裔美籍學者錢澤南,被看好拿下醫學獎,其基因研究將改善人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