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工業局長吳明機昨天表示,GMP(良好作業規範)制度存廢與否,將在十月份進行民調,若無法為民眾帶來信心,會考慮退場機制。
GMP制度已失去意義,就該制訂更嚴格的規範,非僅靠廠商良心自主,那是不切實際的。目前規定是廠商將成品送檢,不用提供原料來源,才會讓黑心商有機可乘。
從餿水油事件來看,冠強生產的油品檢驗均合格,莫怪名正言順上市,但鐵桶中惡臭的浮油,經過加熱、除臭、煉製,被動過多少手腳,恐怕沒人知道。
新制度應從源頭控管,亦即必須具備「生產履歷」,每個製造過程所使用的原料,都必須得到認證,每道關卡都要檢驗,才能使用在食品製造上,若無法提出證明就不發照。
消費者可透過網路查詢,得知原料的出處及生產者的各項資料,並到源頭實地勘視。各大企業廠商只要肯用心查驗,就再也找不到藉口,說是被上游欺騙,自己也是受害者了。
吳全安(台南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