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毒物學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腎臟科醫師姜至剛十日指出,戴奧辛是單環狀多氯二聯苯化合物總稱,屬於一級致癌物質,還有胚胎毒性,號稱世紀之毒。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餿水油風暴還在燒,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姜郁美昨天指出,衛生單位今年七月檢測市售鴨肉、鴨蛋產品,發現一個鴨肉檢體檢出十五皮克的戴奧辛,超出限量一點七五皮克,其他檢體均正常。她表示,農委會已對相關的八個鴨場採取移動管制,「不會有戴奧辛鴨肉上市」。
為何遲遲未公布七月檢測結果?姜郁美說,「不能為了一隻鴨,嚇死全台灣一百萬隻鴨」,因而啟動跨部會機制追查來源,農委會、食藥署和環保署下周一將召開記者會,說明調查結果及處理進度。
中華民國毒物學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腎臟科醫師姜至剛昨天指出,戴奧辛是單環狀多氯二聯苯化合物總稱,屬於一級致癌物質,還有胚胎毒性,號稱世紀之毒。他說,戴奧辛有具有強烈的脂溶性,汙染物質進入食物鏈,到了人體「有進無出」,持續累積在脂肪裡,導致血癌等癌症、畸胎發生。
他表示,台灣三十多年前米糠油事件,即是食用油工廠製程受到多氯聯苯戴奧辛污染,受害者出現氯痤瘡、皮膚發黑症狀,血癌發生率升高,生出「油症兒」;越戰時美軍在越南噴灑落葉劑(又稱橘劑或橙劑),下一代仍受戴奧辛毒害。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戴奧辛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致癌物,人體戴奧辛有九成是透過飲食而來,戴奧辛易殘留在鴨皮、內臟等,民眾應避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