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華盛頓電】發表在十九日最新一期「科學」期刊上的報告指出,做白日夢是大腦固有的機制,大腦有專門的區域負責讓人做白日夢,人們無所事事時,這些區域就會活躍起來,讓人開始幻想。不過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做白日夢時大半時間並非幻想,「而是在想當天接下來有哪些事要做」。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與麻州綜合醫院心理學家梅森的研究團隊,以功能磁振造影技術為十九位志願者掃描腦部,記錄這些人記憶四組每組各四個字母的次序時以及閑著時的腦部活動情形。報告指出,受試者無須花心思記憶時,大腦仍持續活動,思緒開始漫遊,這時大腦前端的額上回、側邊的腦島(insula)及後方的部分顳葉等部位會活躍起來。
研究人員不了解何以人無所事事時大腦仍保持活動,但相信這是人類某些基本心智功能的基礎。人會自動做白日夢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大腦要藉此保持活躍狀態,以便有必要時能迅速反應,第二個可能原因則是讓人能將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經驗串連。不過,研究人員也說,做白日夢也可能什麼理由也沒有,「純粹只是因為可以做白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