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民眾愈來愈長壽,據最新統計,平均壽命為七十九點一二歲,在亞洲是第三長壽國,代表國家經濟及生活醫療愈來愈進步。
內政部昨天下午召開記者會,公布「第十次國民生命表」,台灣民眾平均壽命平均七十九點一二歲,其中男性為七十五點九六歲、女性八十二點四七歲。
內政部長陳威仁表示,平均壽命延長,這代表國家經濟及生活醫療愈來愈進步,施政上必須因應高齡化社會而調整。
這項調查是配合每十年辦理一次的戶口普查計算得出,統計資料年份為民國九十八年至一百年;男性平均壽命為七十五點九六歲、女性八十二點四七歲,與上次調查相較,男性增加兩點一七歲,女性增加兩點八四歲,如果這個發展趨勢不變,民眾平均壽命還會繼續上升。
且調查另發現,女性較男性長壽。半數的男性能活過七十九歲、女性則能活過八十五歲;對目前六十五歲的男性而言,平均還能再活十七點五七年,女性則可再活二十點八三年,但這也代表人口結構趨於高齡及超齡化。
調查另統計出,如果可以克服惡性腫瘤影響,其實男性可以多活四點一六歲,女性可延長二點八八歲。
民眾增壽的另一項重大功臣,則是民國八十四年全民健保開辦,醫療資源普及後,每年男性延長兩個月壽命、女性延長三個月壽命。
內政部表示,為了因應高齡化社會,施政將著重在打造無障礙設施,例如讓方便輪椅進出、防滑地板之外,還有老年家容易忘記關瓦斯,是否改成用電設備,在政策上都會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