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夜談」議程由佛大佛教學系教授謝大寧(前左一)主持,禮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前中)暢談《維摩經》。圖/人間社記者慧延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大樹報導】「《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前晚進行「維摩夜談」議程,由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謝大寧主持,禮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暢談《維摩經》,引領大眾重溫維摩居士與佛弟子的一場盛會。
「人生最大幸福事,佛光夜探老維摩。」星雲大師幽默地說,過去習稱維摩居士為「老」維摩,可增加其人的趣味,也增加對人間佛教的意義和份量。大師指出,在稱呼上,印度人少用「老」字,如須達長者、雨舍大臣;中國人卻喜用「老」字,代表對此人道德、學問的尊敬,如太虛老、趙樸老。
大師笑談,紀曉嵐有一回獲悉乾隆皇帝駕臨,稱其「老頭子」來了,乾隆皇帝大怒。紀曉嵐忙著解釋,萬歲代表「老」、領導者是「頭」、「子」是對聖賢的美稱,妙解「老頭子」一詞,讓龍顏轉怒為喜。
是文學 也是哲學
學習人間佛教更要重視《維摩經》,星雲大師解析《維摩經》的價值,認為此經文學意味濃厚,有如小說、詩歌般琅琅上口,胡適也說:「《維摩經》是最長的白話詩。」大師以知名京劇《天女散花》為例,這齣戲即是依據《維摩經》寫就,若能將天女散花以現代科技呈現,一定富有趣味性且美妙無比。
此外,《維摩經》哲學意味豐富,談空有道理、大小融合及事理融合,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在家眾的地位,打破佛教界「白衣不得上座、不得登壇說法」的慣例,連文殊菩薩也讚歎維摩居士是「彼上人者」。
維摩居士也帶動在家眾佛教的推展,星雲大師說,佛教不偏頗哪些派系,過去有出家眾不喜讀《維摩》,但此經經文優美,文學義理豐富,倡導人間佛教,提倡四眾平等,要以「真理之前無老師,佛法要依法不依人」之心,閱讀《維摩經》。
是居士 也是菩薩
「維摩居士是居士,也是菩薩」,星雲大師表示,他把佛法推動到各階層,講求方便、不拘小節,方便即是智慧與般若,維摩居士徹底奉行「方便」法門,如運用神通展現丈室能容菩薩羅漢、天女戲弄舍利弗等,示現大小無礙、男女平等,能超過世間法的只有平等,對人間有公平正義,則能像老維摩般正直、暢所欲言,直心是道場。
星雲大師笑談「讀老維摩的故事,可以為人間趣談增色」,提及過去欣賞《維摩經》時,不像學者們對於版本詳細考究,讀書也不求甚解。大師強調,若能把《維摩經》熟讀,運用在生活中就是人間佛教,做到慈悲、沒有分別對待與人我一如,發揚《維摩經》的理論,對人間佛教很重要。
大正大學專任教授高橋尚夫、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朱慶之、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佛光大學中國語學與應用學系教授蕭麗華,先後表達聆聽大師闡釋《維摩經》與人間佛教的心聲,大師也勉勵學者多方研究,協助推動人間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