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中學子來山從事義工服務,從體驗行堂的擺盤起步。圖/人間社記者楊惠如
【人間社記者徐芷齊大樹報導】「在齋堂吃飯,覺得抬湯桶不會很重啊!有什麼了不起的?」普中學子陳彥勳說,結果他被抽中負責行堂,才發現一切非他所想,因而懊悔地說:「真不該說大話。」替眾人添菜、盛湯雖然歡喜,但提湯桶的手痠痛持續至今,才知行堂義工不簡單。他在台上大方分享,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為期三天的「普中三好起義培訓營」,在學員豐富的心得分享中輕鬆落幕,多數學員對於行堂感到印象深刻,且訝於在每一餐背後,居然有這麼多人在努力。
學子江宜庭分享,來到山上發現當義工很辛苦,每天早上五點半就要起床,很想睡,但看見法師要更早起為眾人行堂,依然神采奕奕地跟大家打招呼,讓她為此感到慚愧。
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在結營典禮表示,「一生之計在於勤。」他鼓勵學員開發內心之寶,諸如信心、勤勞、慈悲,並且反思:「當自己有空閒時會做什麼?這個小問題能夠反映未來。當別人在努力時,自己在做什麼?時間一拉長,結果就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