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教我的素食 我們一家 就愛芋頭這一味

林彥佑(高雄市/公務員) |2014.08.29
1772觀看次
字級
我們全家常自稱是「芋頭家族」。生長在充滿芋頭味的環境中,讓我們不僅有一種向心力,也成為一種「炫耀」。

我們全家常自稱是「芋頭家族」。生長在充滿芋頭味的環境中,讓我們不僅有一種向心力,也成為一種「炫耀」。

家族鍾愛芋頭,其來有自。父親是台中大甲人,母親是高雄甲仙人,兩地都是遍植芋頭頗負盛名的地方。

父親離開大甲到高雄工作後,落地生根,大甲芋頭也深植我們這一家。

我小時候就愛吃芋頭,說實在,當時芋頭並不便宜,但爸媽總三不五時就從婆家或娘家拿回芋頭。由於自產自銷,印象中幾乎天天都有不同的芋頭料理。

從小我也會幫忙切洗芋頭,每次切完芋頭,手總是癢癢的,當時不知原因,只知道這是很怪的食材,跟哥哥邊切邊玩,樂在其中。直到長大後,才知道芋頭含有一種特殊的植物鹼,算是一種毒性吧!

母親手藝巧妙,源自家鄉甲仙。甲仙人對芋頭都有一套料理祕方,有的是傳統菜色,如燉煮成芋泥,加點芫荽或九層塔;或是芋頭切丁炒豆乾條。

母親常會變化做法,如芋頭、地瓜、馬鈴薯一起蒸煮,再蘸醬油;或芋頭切片和各種青菜一起清炒;或芋頭和成泥狀,用蛋餅皮裹烤;或是芋整顆放進鍋裡蒸,再加番茄醬、芥茉醬、沙拉等。

比較簡單的做法,只要把芋頭切片,在平底鍋慢火溫熱,不必放油,慢慢翻面,十分鐘就有芋頭散發出來的清香。

母親做這道菜時,總會說小時候就這樣子吃,不油不膩,連高齡九十歲的外婆,還記得這般滋味。

哥哥結婚搬出去了,偶爾還是會回家央求母親做這道家族手藝讓他品嘗。

不知怎地,這道簡單的佳餚,竟牽起了母親與外婆的記憶,及我和哥哥邊切芋頭邊玩遊戲的美好童年。

芋頭,一個充滿鄉土味的佳餚,不知道牽繫著多少時代的情感。也許是那一聲聲對外省老頭的稱呼「老芋仔」,也許是戲稱那些小孩子不懂事是「芋仔番薯」,而我們都愛這記憶中的滋味,永不煩膩。

我的母親以這道手藝為傲,也是媽媽充滿母愛的一道素食菜餚。

林彥佑(高雄市/公務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