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決議,一○四學年度起,高中英語聽力測驗將列入學檢定項目,大學可自行決定是否採計。
有近一成大學校系將採計高中英聽為檢定項目,而台大、交大兩所頂尖大學都不採計,僅將英聽列備審資料。
台大的理由是:因為嚴重的城鄉差距,在離島偏鄉高中的師資、設備未改善前,台大暫不考慮設英聽門檻,只列為個人申請或繁星推薦時的備審參考資料。這夠體貼,但是其它的配套仍要在新生入學後做嚴謹規範。
英語的基礎與能力可以讓大學大部分科系學生與原文版教科書迅速連結,因此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和大學考試分發入學委員會才會設身處地為各大學科系著想。
都會學生從小透過補習與參加全民英檢與多益英語等考試,高中畢業就已經通過中高英檢或多益分數高達八百分以上。
對照偏鄉離島地區的英語水平因為受限設備與師資,又因為交通問題而無法常常參加類似檢定考試,在甄選條件上就輸人一大截,台大與交大提早宣布僅列入參考的決定是絕對合理的。
但是所有入學後的新生,即便是中文系的學生,英文檢定考試還是要有基本的分數,因為這是大學生除了本科系外的外語條件。
一般大學生因為有原文版的教科書與全英語的授課,所以被要求在大一結束後必須通過一定的英語檢定考試是必要的。
至於教授們希望畢業後的學生能與世界接軌,四年的學習除了原文版書籍必須不假手他人翻譯外,課堂中以英語侃侃發表論文、檢討,應該都是通過考驗的必要學習歷程。
稍早有報導大學生「菜英文」輸給高三學生,相信有更多的大學生不服氣,但我認為完全近乎事實。
以我的大女兒為例,今年大學畢業,她的中級英檢沒考過,多益英語測驗也只約略五百分而已。四年期間,我沒看過她花時間在原文版的教科書上,她的英語能力,想必與系裡師長沒有嚴格要求有關。
因此,我們的大學除了要求英語檢定外,更要強化英語授課。
林泉利(新北市/退休國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