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皇帝教堂 烽火後綻和平花

 |2014.08.29
1355觀看次
字級
教堂內的鑲嵌玻璃,以藍色為主體。圖/法新社
威廉皇帝教堂的殘破鐘樓,像戰爭留下的傷痕。圖/林琳
炭筆素描「史達林格勒的聖母」,繪於戰壕中。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歐洲城市幾乎都有值得一觀的教堂。教堂導覽通常都是以介紹建築特色和宗教題目為主。在西柏林精華區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Kaiser Wilhelm Gedachtnis Kirche),導覽是從廢墟重建的過程,說歷史、談藝術,不少人慕名而來。

一八九五年完工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在歐洲算不上最古老宏偉的教堂,卻是柏林的重要地標。二次大戰期間,盟軍轟炸的砲火幾乎完全摧毀這座當年德意志的皇家教堂。二戰結束近七十年,殘破的教堂鐘樓聳立在繁華的商圈間,像是戰爭留下未癒的傷痕。

導覽霍夫曼(Daniel Hoffmann)帶領遊客參觀已部分修復的教堂前廳,四壁有浮雕和金碧輝煌的嵌瓷壁畫。他說,這些由專家群從廢墟中挖掘出並恢復舊觀的浮雕和壁畫,其主題是普魯士王朝的征戰和豐功偉業。

新教教會(Evangelische Kirche)希望教堂重建後成為和平與和解的象徵,國際人士也共襄盛舉。霍夫曼特別介紹幾件陳列在教堂裡的英國、俄羅斯和西班牙贈送的深具意義的藝術品。

教堂前廳裡有一座兩根鐵釘構成的十字架。兩根鐵釘是二次大戰被德軍炸毀的英國考文垂教堂(Coventry Cathedral)屋頂樑柱上的釘子。戰後教會在幾乎成為廢墟的舊址重建教堂,用撿拾出的釘子做成十字架。考文垂教堂特別致贈這個非常特殊的十字架給也在重建中的柏林威廉皇帝紀念教堂,象徵同樣歷經戰火浩劫的民族間的和解。

藝術氣息濃厚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的重建,除了仍在慢慢修復的鐘樓,周邊新建的教堂是法國建築師設計的現代建築。二萬多片以藍色為主體的彩色鑲嵌玻璃牆,讓人感受彷彿置身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的畫境中,藝術氣息比宗教意味更濃厚。

現代化的教堂建築裡也陳列了不少具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品。霍夫曼特別介紹一幅炭筆素描「史達林格勒的聖母」(The Stalingrad Madonna)。

一九四二年德軍進攻史達林格勒(一九六一年改名為伏爾加格勒Volgograd),雙方陷入苦戰。一名德國軍人羅伊伯(Kurt Reuber)於耶誕節時,在壕溝裡畫了這幅聖母擁抱聖嬰的巨幅炭筆畫,並寫上一九四二年圍城,以及福音書裡鼓勵人不要放棄希望的「光明、生命和愛」箴言。德軍在潰敗撤出蘇聯前,特別安排把這幅畫運回德國,羅伊伯卻被蘇聯軍隊俘虜,後來在戰俘營中過世。

不同教派交流

二戰結束後,「史達林格勒的聖母」輾轉被送到羅伊伯家人手中,他們決定將此畫,捐贈宣揚和解與和平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特別複製了這幅畫,送給在伏爾加格勒的教堂及英國的考文垂教堂。霍夫曼說,在德國的新教教堂、俄羅斯東正教教堂和英國的天主教教堂都能看到這幅畫,更彰顯不同國家和教派的「和解」。

介紹柏林的觀光手冊都會有仍在整建中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圖片,手持相機的觀光客也常在此取景。殘破的鐘樓是殘酷戰火的遺跡。由導覽帶著了解教堂的重建,便會了解為什麼柏林人說,威廉皇帝紀念教堂不只是戰火的遺跡,也是「和解」的象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