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故事》陳琰熀的蘭花夢

郭崇元 |2007.01.20
811觀看次
字級

廈門的美格農藝是廈門最負盛名的花卉園藝中心,擁有苗木培育基地和花卉大賣場。董事長陳琰熀喜歡擺弄花花草草,尤其鍾愛盆景,五十五歲那年,竟然在大陸投資從未涉足過的花卉園藝行業。

一九八五年,陳琰熀去閩南考察,濃濃的鄉音鄉情一下子讓他有了回家的感覺。「生活在這裡不太像出外,出遠門的感覺。連語言、一些故事,連小時候的故事都完全一致。媽媽說的話,我都還記得那些小故事,都還記得。」

陳琰熀有了落葉歸根的想法,一九八九年投資凱歌高爾夫球場時,一直想把外面的種苗引進來。他發現,球場內所需的許多綠化苗木在大陸都很難找到,讓從小就對植物著迷的他看到了不一樣的商機。

一九九三年,陳琰熀的園藝種植基地落戶廈門同安,取名「美格」,走精致農業路線。「就拿這個蘭嶼肉桂來說,我曾經包下了三四十萬粒,但因不知道種子要現採現播,所以把它曬乾了再拿過來,幾乎整個都報廢掉。」

類似這樣的失敗可以說數不勝數,當時只要有一顆發芽,他就非常開心,就覺得那顆種子慢慢地也會變成樹苗,幾年過去了,竟然真的成功引進台灣欒樹、細葉欖仁、福木、阿勃勒,讓廈門人見到了優雅美麗的蝴蝶蘭。

一晃五年過去了,種植基地已生機勃勃,一九九八年,他在市區籌建一座蘭花城,在黃金周的第一天建成開業,雖然叫蘭花城,但是這裡卻是一座大型花卉超市,占地一萬多平方米,從花卉綠植到盆景根雕,從花器花肥到園藝工具,應有盡有,既可觀賞植物,又可購物和休閒,就在陳琰熀躊躇滿志的時,一場災難正在向他悄悄逼進。四十年來最強的一次颱風來襲,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蘭花城遭到滅頂之災。

其實重建遠遠比新建困難得多,因為新建畢竟能給人帶來憧憬和希望,而重建時,每一次看到昔日像自己朋友一樣的植物躺在廢墟中,他都感到無比心痛。兩個月後,美格蘭花城終於恢復了原貌,但另一場罕見霜害降臨,由外到裏,由枝葉到根部,慢慢地奪去植物的生命。

那時,陳琰熀遠在台灣的家人給了他很大的支援,他的太太常常放下生意,過來陪伴他,從小生活在優越環境中的兒女也拿起鋤頭到田間地頭和工人們一起勞作。

冬去春來,枯死的樹木竟發出了嫩芽,小生命如此頑強,讓陳琰熀看到了一絲光明,「美格的特色產品並不是鮮切花,而是禮樹和組合盆栽,將發財樹、平安樹等盆栽用裝飾品裝飾起來。」後來,真正讓美格成為廈門乃至福建園藝界領軍者的還是國蘭。

國蘭具有高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一株就能賣到上萬元甚至更高的價格,讓陳琰熀又開始做起了國蘭夢。「借展覽的機會把在海外才能看到的品種,拿到中國來。」美格已成立兩岸國蘭交流中心,陳琰熀決心要把美格建成一個農業科普基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