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天宮飄心香 祭拜環境變清淨

林洛瀅 |2014.08.27
3879觀看次
字級
雙手合十拜 台北市行天宮實施不設香爐與供桌首日,多數民眾改以雙手合十拜拜。圖/記者林洛瀅
捧著水果拜 昨天仍有信徒帶著水果來,可是廟方不提供供桌,所以就只好手捧水果拜拜。圖/余承翰
長椅當供桌 有信徒仍習慣帶著許多水果來拜拜,雖然沒了供桌,但他們很聰明的把長椅當供桌。圖/余承翰

台北市行天宮「禁香令」昨日起跑,廟內依舊誦經聲不斷,雖然少了焚香與供桌,也多了舒適的拜拜空間;宮廟如往昔舉行「祭改」儀式,民眾入廟雙手合十誦經祈福,對於數十年習慣焚香的長輩來說,短時間要適應,難免不習慣。

新店信徒黃阿嬤得知行天宮的新政策,特別來親身感受,她說:「我從小拜到大,數十年來已經習慣拿香,突然要改變還真不習慣。」

板橋信徒劉秀珠陪同先生到行天宮收驚,她表示,行天宮如同仿效佛教寺院不持香禮佛,廟宇環境也比較清淨,以後不用擔心煙燻得眼睛不舒服。民眾吳淑雄大讚行天宮作法很有勇氣,當傳統信仰文化改變,同時帶領信徒重新思考拜神真正內涵。

不過廟外攤販感歎購買力銳減,有的乾脆只賣玉蘭花,或是狂銷剛批的零食。店家李美雲表示,信眾購買線香、供品,已成主要收入,即使附近商業區農曆初二、十六要拜拜,各行各業也會自行準備祭祀品,現在實施「禁香令」後,人潮明顯減少很多。

攤販莊玉真賣線香、供品四十年,她擔心生意減少,影響一家五口生計。她說,行天宮農曆七月沒有祭改,就趁機休市批貨,原本準備半個月的貨量要等到八月賣出,現在只好認賠,就算改賣玉蘭花希望增加收入,民眾想到廟內沒有供桌擺放鮮花,似乎感覺少了誠意,寧可選擇不買。

行天宮執事李楚華表示,行天宮精神導師玄空師父提倡「心香敬神」,建廟時推行廟內不焚燒紙錢理念,初期也有很多人不適應;五十多年後,廟方以環保、健康訴求,推動心香敬神的理念,其實就是落實玄空師父建廟精神。

「心香敬神出妙香,相信雙手合十,誠心祈願會上達天聽。」李楚華說,近期內有民眾仍不適應,或是國外信徒未得到消息,不過現場有義工協助引導,目前大部分信眾配合度高,行天宮建廟至今不提供焚燒金紙,長期信仰恩主公的信眾人數未受影響。

李楚華說,農曆十五日也是每月「祭星」科儀其中一天,人潮會比平日多四倍,因擔心信眾過多造成擁擠,未來每月農曆十五日,台北本部固定只有收驚服務,另外兩間分宮照正常舉行祭改與收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