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生活】實用與美學兼具餐廚用品

文與圖/高木教雄‧積木文化提供  |2014.08.17
3026觀看次
字級
※白瓷醬油壺∕柳宗理∕高濱燒∕容量135ml直徑10.5(底9.5)× 高10.5cm。圖/高木教雄‧積木文化提供
※浮箸(Ukihashi)∕Plus d 圖/高木教雄‧積木文化提供
可調式多功能量匙,一支抵五支用。 圖/高木教雄‧積木文化提供
※抹刀五件組∕EVA SOLO 圖/高木教雄‧積木文化提供
※濾茶管∕Leopold∕不鏽鋼製∕直徑1.6×長16.2cm 圖/高木教雄‧積木文化提供
※壽賀喜屋拉麵叉匙∕不鏽鋼製∕MoMA 設計商店 圖/高木教雄‧積木文化提供

文與圖/高木教雄‧積木文化提供

為生活增添趣味與品味

民以食為天,吃飯很重要,一日三餐,餐餐得要用的餐桌器皿與廚房工具,若能兼具藝術作品般的美麗外型,及不可或缺的實用性與便利性,必能讓繁瑣的廚房工作變得優雅自若,為生活增添趣味與品味。

今天介紹的作品,件件充滿巧思,不只賞心悅目,肯定能在作飯、用餐時更加得心應手!


白瓷醬油壺

醬油壺,家家戶戶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它,它絕對不是餐器中的主角,卻可說是最出名的配角。有些配角甚至會搶走主角的風采,這件「白瓷醬油壺」就是最好的例子。

出自日本設計巨匠柳宗理大師之手,冷凜白瓷搭配圓滑曲線的造型,彷彿就像一隻鳥,是一件可為餐桌增色的藝術品。

從鳥尾般的握柄端裝填醬油入壺,再由鳥嘴端倒出使用。握持時,壺身曲線恰好服貼在掌心上,設計巧妙,醬油不會滴得到處都是。

不愧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產品設計師大作。這是一件兼具美觀與功能性,高雅脫俗的作品。


浮箸

關於「筷子」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其中一說是模仿鶴或白鷺鷥的細長鳥喙而來。這種說法聽來非常優美,最打動人心。

自古以來筷子就是日本飲食文化的一環,但說穿了其實也就不過是二支成對的細棍罷了。

設計師發揮超凡創意,讓筷子有了新機能。重點就在於筷子的前端,就算直接放在桌上,筷子的前端也不會碰到餐桌,而且又可以輕鬆拿起筷子,平衡感妙不可言。所以這件作品不需要搭配筷架使用。

這雙充滿創意的筷子,以樹脂製成,飾以日本傳統色彩如紅色或櫻花色等。傳統與摩登設計的幸福融合。

「浮箸」的命名高雅,又讓人聯想到功能,一舉兩得!


專業量匙

不知道為什麼,通常愈不擅長烹調的人,在料理時愈不會先試味道,也不照食譜記載使用一定分量的調味料。明明只要確實量好分量,一步一步照著做,就可以做出美味的料理呀。

不同分量所需的量匙,若要準備齊全,往往就會變成一大把,但如果使用「專業茶匙&專業大匙」,就只需要二支。

滑動黑色部分對準刻度,一支就可以抵五支。茶匙可以量八分之一小匙至一小匙,大匙則可以量二分之一小匙至一大匙。擁有這二支就等於擁有十支一般量匙,再也不必到處去找合適分量的量匙,收納也不占空間。


抹刀5件組

北歐式設計擅長將機能融入柔和的外型中,設計廚房用具時也是如此。這是丹麥「EVA SOLO」公司設計的「抹刀五件組」,內含最常使用的打蛋器、抹刀、鍋鏟、湯匙等。

每件工具的顏色都是該公司擅長運用的黑色。打蛋器表面包覆著矽膠膜,其他四件工具的材質則是高耐熱強化尼龍。每件工具表面圓滑,使用時不會傷及碗或平底鍋等。不用時就插回鋁製底座上,非常輕巧。

五件工具插在底座上,看起來就像是鬱金香花苞,傳遞出北歐風格的溫暖。

濾茶管

產品設計師必須將功能性融合在美麗的外型中,有時他們就像是發明大師。這支「濾茶管」的確可稱為一項發明,不鏽鋼管的一端為斜切口,外型簡潔,乍看之下想不出設計的原理為何,其實這是為了沖泡紅茶而設計的工具。

只要把斜切口的一端插入茶葉中,可舀起剛好一杯份的茶葉。直接顛倒過來,將有篩孔的一端放入熱水中輕輕攪拌,就可沖泡出一杯紅茶。有了它,泡茶不需要茶壺,可以自由使用喜歡的茶葉,又有茶包的便利性。

篩孔端的底部設計成蓋子,只要取下蓋子沖水,管中的茶葉自然流出。說它是發明,一點都不為過吧!


拉麵叉匙

雖然這件作品有著不可思議的外型, 但只要是日本愛知、岐阜、三重縣的居民,應該一眼就可以識出它的用途。這是以日本東海地區為據點的拉麵連鎖店「壽賀喜屋(Sugakiya)」 特製的「 拉麵叉匙」。

結合了捲麵用的叉子和喝湯用的湯匙,是獨家開發的創意商品,左撇子也可以輕易使用。

因應使用者想帶它回家的熱烈需求,在日本國內正式量產銷售後,還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相中,獲選進駐該館專門陳售設計優良商品的商店, 在全世界發揚光大。

這是出自地區性連鎖店之手,充滿機能美的傑作。

(摘自《世上最美的廚房工具》積木文化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