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小米手機回傳用戶資訊,引起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關切,官員表示未來考慮除對手機硬體資安認證外,也要認證手機原廠內建的軟體,以保障資訊安全,主管機關NCC初步規畫強制廠商自行認證、公開資訊兩種方式。
日前小米手機承認會將用戶個人資料回傳中國大陸的伺服器,引發智慧型手機的資安疑慮,手機部分原廠內建的App程式權限過高,相機、輸入法等基本程式可讀取通訊錄,甚至下載檔案,成了資安隱憂。
實測各大廠手機原廠程式,Samsung Galaxy S5相機擁有傳送簡訊與讀取通訊錄權限,時鐘甚至可以撥號和錄音;hTC One M8的輸入法擁有讀取、修改通訊錄的權限;ASUS PadFone Infinity的相機可透過GPS蒐集用戶位置;紅米手機的錄音程式可以直接讀取用戶的通訊錄。
對於政府推動手機軟體資安認證,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李忠憲直言恐怕「行不通」。他表示手機上App常需要更新,認證只能確保最初版本沒有資安漏洞。李忠憲說,手機App程式數量太大,政府與其花心思去一一檢視軟體資安,不如將資源放在資安宣導教育,且強度不能亞於防詐騙宣導,才能提高民眾對手機資安的警覺性。
業者:均配合法規
針對手機可能造成資安問題,宏達電今天表示,hTC非常重視消費者的資訊安全與隱私,宏達電擁有依照國際標準制定的資訊安全檢驗機制,並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相關法令,可保障消費者的手機與資訊安全。華碩則說明,華碩重視使用者的全方位體驗,個資防護上皆依循相關安全檢驗機制與法規,維護使用者資安。三星則說,公司向來重視用戶個資及資安保護措施並遵守相關法令規範。
App開發商:有外洩疑慮
智慧型手機功能愈來愈強大,可能讓消費者在不清楚風險的情況下,授權手機應用程式使用個資,App開發商魏孝丞表示,擁有權限不代表該款App真的會用到手機擁有者的個資,但通訊錄、通話紀錄、簡訊、錄音、GPS等權限皆有個資外洩的疑慮,民眾使用手機時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