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生福利部表示,急診跟門診不同,須留給最需緊急醫療的人,並非只是單純先來後到資訊,但未來會考慮將原有資訊平台建置得更友善便利。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王宗曦表示,急診畢竟不是門診,它是依據檢傷分類的嚴重程度而決定就醫順序,並非像門診以掛號時間依序等候。她認為,輕症者應透過基層醫療或門診轉診,而非利用急診資源,把「急診當作便利門診。」
「這資訊對民眾幫助不大。」台灣急診管理學會理事長陳日昌認為,「零時政府」的急診資訊,或許對檢傷分類的輕症患者有用,但對重症緊急患者如心肌梗塞或腦中風,也不會因急診滿床就被拒絕在外,醫師仍會優先處理。
醫勞盟理事長張志華表示,「零時政府」花一晚就搞定整合各家醫院資訊的網頁,卻不見主管機關付出如此努力,建議資訊可以更簡化,例如美國與加拿大等國,可用「紅綠燈」表示現在適合去哪家醫院掛急診,或開發App應用程式,如新竹市政府推出夜間兒科急診App,不會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