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發生重大災難時,常聽聞傷患送醫卻碰到急診「塞車」,耽誤黃金急救時間的問題。非政府組織「零時政府」(g0v)昨天發布「急診即時看板」網頁(er.mohw.g0v.tw),彙整全台灣「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的急診資料,並做成類似股市操盤的圖表;多少人在等病床、加護病房等資訊,一目了然,希望協助救災人員第一時間將傷患送往資源充足的醫院治療。
現在醫院雖提供即時急診資訊,但散落在各大醫院網站,即使衛福部有彙整網頁,也僅是把各醫院網站連結放在同一頁,要查看得要花三、五分鐘一個個點開,相當麻煩。
急診看板發起人Tom Shih表示,高雄氣爆事件給他靈感,若彙整急診資訊,做成圖表,不僅可協助救災,也可讓民眾平時就知道各醫院的擁擠、負荷程度。
Tom才提出專案,g0v各領域專家便自動自發參與,七個人在八小時內寫了三十支程式,把看板做出來,能看到全國重度急救醫院資訊,包括:等待住院、等待加護病房、等待推床的人數、急診滿床通報等。急診看板也記錄這些資訊,會隨時間變化。
例如昨天,林口長庚在清晨五時至中午十二時三十分之間,等候病床的人數急遽增加,從一人增為七十四人,是全台急診最擁擠的醫院;新北市亞東醫院也不遑多讓,整天持續有二十五至近四十人在等床。
等待加護病房部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從前晚至昨天下午,持續有六、七人在等,人數最多,直到傍晚才下降;第二名是台大醫院,曾有六人在等;第三名包括台中榮總、林口長庚等醫院,一度有五人在等,顯現醫療資源分配問題。
Tom表示,希望醫院若能提供更直接的資料,例如單一病人的「急診待床時間」,可更精確得知病床翻床情形,另外,政府也可公開安養機構的床位資料,讓病人家屬評估轉哪家安養中心最合適,加速出院、無縫接軌;醫療盟則呼籲,全國所有有急救責任的醫院,其急診即時資訊政府都該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