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黑蜻蜓首次在文山萬壽溪被發現蹤跡。
圖/北市大地工程處
【本報台北訊】北市大地工程處三月針對全市十二條溪溝做生態調查,結果發現,全台一百五十多種蜻蛉目昆蟲,超過一半的種類在北市看得到,其中還包括全台唯一的保育類蜻蜓「無霸勾蜓」。
北市大地處土石流防治科長黃添進表示,為了打造自然、無汙染的溪溝自然生態環境,一直都使用「近自然工法」進行整治,不僅利用原形塊石材料,疊構親水河谷、小水道、親水步道、護岸等設施,部分溪溝還利用河床設置魚礁,有利恢復魚類生態繁殖。
為了解溪溝生態復育情形,黃添進表示,今年首次委託生態團隊對山坡地溪溝做生態調查,不僅發現對水域環境要求很高的蜻蜓隨處可見,甚至還發現全台唯一的保育類蜻蜓「無霸勾蜓」。
大地處表示,全台約有一百五十多種蜻蛉目昆蟲(包含蜻蜓及豆娘),其中有超過二分之一種類,在北市看得到,舉凡最常見的脈蜻蜓、霜白蜻蜓、紫紅蜻蜓、善變蜻蜓等全都有。
至於數量較少的無霸勾蜓,則可以在北投竹子湖陽明溪、內湖大溝溪、內溝溪、文山小坑溪及南港四分溪看得到。
大地處表示,無霸勾蜓是全台灣蜻蛉目昆蟲中體型最大者,體長可達十一公分,展翅寬更可達十三公分,可說是蜻蜓界的巨人浩克,肉食性的牠,追捕獵物的瞬間可飆出五十到一百公里的速度,是昆蟲中飛行速度最快的種類,碩大的身軀和艷藍綠色的複眼,再加上黑黃相間的尾部,非常容易辨識,也是生態的重要指標。
除了無霸勾蜓外,藍黑翅膀的「藍黑蜻蜓」,因僅出現在台灣南部和北部少數湖泊等靜水域,這次卻是首次在文山萬壽溪發現藍黑蜻蜓活動蹤跡,相當珍貴,不過由於藍黑蜻蜓生性易受驚嚇,建議民眾觀察時不要靠得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