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中油前鎮儲運所至中石化大社廠,二十六公里長的六吋管線內昨天尚殘餘兩百六十噸丙烯,並未洩漏。由於這條管線與氣爆管相鄰,現場又有開挖作業,高雄市環保局擔心又發生爆炸,要求中石化立即洩壓處理,預估要五到七天才能排清,這段時間都要戒備。
環保局主祕張瑞琿表示,丙烯是釀成這次氣爆的元凶,氣爆事件後所有管線都停輸,各單位處理更加戰戰兢兢。中石化昨天指中油前鎮儲運所至中石化大社廠間的丙烯管線,管內壓力持續維持約十三個大氣壓,管線內約有兩百六十噸的丙烯,從前鎮到大社,中間行經氣爆現場。
因為凱旋路、二聖路氣爆現場還在開挖,進駐許多重機械。環保局擔心再次發生意外,要求中石化立即處理,關閉前鎮儲運所與中石化大社廠兩端閥門,將管內丙烯引至中石化大社廠燃燒塔完全燃燒排清。
環保局強調,清空作業過程會要求中石化與前鎮儲運所注意相關流量與壓力變化;沿線會安排火焰離子偵測器、光離子偵測器,監測可燃性氣體與化學物質,若發現洩漏就立即停止作業。
高雄大學應用化學系助理教授黃榮宗指出,氣體的東西,看壓力最準,「而且絕對不能快!」中石化、環保局須確實執行相關安全程序,也要注意不能造成民眾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