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氣爆罹難民眾的家屬,昨天到事發現場擲筊招魂,希望亡者趕快回來。 圖/中央社
高雄市區前天發生連環氣爆,造成嚴重傷亡、道路崩塌。有民眾昨天上午搬運物資穿越積水泥濘路面,辛苦前行。圖/中央社
【本報高雄訊】高雄氣爆意外事件,李長榮公司昨天的記者會仍未說明原因,高雄市環保局長陳金德昨天表示,從三方面來看,洩露丙烯的管線是李長榮化工所屬,非常明確;至於爆炸的原因與地點則有待專家去鑑定,高雄地檢署也查扣所有相關資料,並約訊部分人員,「相信很快就可以釐清責任。」
陳金德說,根據調查,爆炸前、後測得的都是丙烯,至於為何有大量的丙烯出現在空氣與雨水下水道,是因為附近有三條輸送丙烯管線,其中二條在爆炸當天未輸送丙烯,只有一條屬於華運通儲,正輸送丙烯到李長榮化工大社廠。
再者經由勞工局檢測發現華運倉儲輸送李長榮的丙烯管線的流量在七月三十一日晚上八點到九點間突然下降,每小時二十二公噸,降到十九公噸,每小時少三公噸,甚至晚上九點以後每小時零點幾公噸,顯示丙烯不見了,但是當時華運通儲仍繼續供應丙烯給李長榮化工,這表示管線有破裂及外漏情形,此時業者應立即關掉閥門,並馬上通報給環保局。
他表示,但李長榮未在發現問題的第一時間緊急處置(關掉閥門),也未通報環保局,還要華運繼續輸送丙烯,直到晚上十一時四十五分才關上閥門,不久就發生氣爆。
陳金德又說,加上華運通儲與李長榮化工的對話是要停或開等,讓他認為丙烯的管線是破裂的,才會要求李長榮化工須說明為何有異常時未通報,也未進行緊急處置。
至於斷裂處的調查情形,陳金德說,由於爆炸地點很多,當時雨水下水道充滿丙烯,有可能是外露或揮發的丙烯引爆,以及爆炸的第一點與在那些地方爆炸等,都須由專家才能做判定。
檢警今調查
是否氣爆肇因
高雄檢警昨天連夜傳訊李長榮、華運、中油、中石化,及欣高、欣雄天然瓦斯等六家公司在氣爆事故發生時輸送系統的操作人員,經比對相關證詞,發現李長榮與華運公司在輸送丙烯過程,確曾出現異常,今天將深入調查這項異常是否是氣爆肇因。
榮化高雄廠昨天上午僅表示公司已發過聲明稿,指出「希望盡速釐清是瓦斯洩露、丙烯洩漏或施工誤挖管線造成的重大事故」,只要氣爆原因與責任歸屬確認,李長榮化工絕對不逃避。
另外,工務局長楊明州昨指出,電腦管線配置圖顯示,爆炸地點附近的三條管線沒有李長榮化工這條丙烯管線,研判該管不是民國八十九年前配置的管線,就是未提報的管線;他指出,如果工業單位不自行提報,類似情形無法檢測出,只能由經濟部做全面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