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發表輕型行動輔助機器人,協助脊髓損傷病友站立、行走。圖/呂筱蟬
【本報楊梅訊】據脊髓損傷潛能發展研究中心數據,全台有二萬三千名脊髓損傷患者,其中九成以上需一輩子坐輪椅,工業技術研究院研發出第二代「輕型行動輔助機器人」,重量只二十公斤,且設備厚度只有七公分,傷友能自行穿戴,透過兩支前臂拐按鈕操控馬達,帶動下肢癱瘓肢體,可以做到站立、行走的動作。
工研院昨天在楊梅市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舉辦發表會,並贈送一套設備給中心做臨床試用,後續再依回饋心得做精進改良。昨天由傷友許超彥、舒天縱現場示範,兩人穿戴行動輔助機器人後,透過兩支前臂拐做操控,皆可完成站立及行走動作。
許超彥說,行動輔助機器人研發,讓身障者的行動支撐力量完全由機器人結構承載,第二代更穩定且安全性高,是脊髓損傷的傷友一大福音。
工研院也將第二代輕型行動輔助機器人給衛服部桃園醫院復健科做臨床合作,希望盡速問世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