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志恒(高雄醫學大學藥學院院長)
使用筷子是東亞諸多民族共同的飲食文化,其樣式長、短、方、圓、扁平皆有所見,材質也從犀牛角、象牙、珍貴金屬到塑膠、木頭、竹子都有,是極為普遍的民生必需品。
不過許多人可能不曉得從筷子也可以看國運?
商朝紂王因為開始使用象牙筷子,就使其大臣箕子產生疑懼。韓非子〈喻老〉:「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理由是「以為象箸必不加於土鉶,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則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於茅屋之下,則錦衣九重,廣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
大意是紂王既然開始使用象牙筷子,就不會搭配粗糙的陶土餐盤,必然改用犀角玉石作的杯盤;使用象牙筷、玉石杯盤,當然就不會吃粗食淡飯,必將改食用旄象豹胎等珍饈;接下來就一定不會穿著粗布短衣、不會在茅草屋下用膳,而是在高閣廣廈穿錦衣享用美食。其後果就讓人擔憂了。
果不其然,五年間宮廷已經變成酒池肉林,紂王諸多倒行逆施,終於導致武王伐紂,商朝就亡國了。韓非子評論這件事就如同老子所說的「見小曰明」,即能從微小徵候洞察到未來,可稱是明察。
無獨有偶的,唐朝時楊貴妃受寵於唐玄宗,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姊妹也跟著升天,窮極奢侈,杜甫的〈麗人行〉:「犀箸饜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就描述楊貴妃吃慣山珍海味,拿著珍貴的犀角筷子面對珍饈毫無食欲,御廚使盡本事,也只是拿著菜刀白忙一場。不旋踵,安祿山叛變,唐朝國力中衰。所以珍貴的筷子常代表奢華的錦衣玉食,也意味著與升斗小民的生活背道而馳。
以前的皇帝或富貴人家怕被下毒,所以常用銀筷試毒,但銀器變色主要是銀與化學物質間的氧化還原反應,如果毒物的作用不是氧化還原作用,其實是測不出毒性反應的,相信古代應該有許多因為相信銀筷可以測毒,卻沒測出而冤死的案子。
其實就食品安全而言,現在的免洗筷子更值得注意,製造廠商為了讓筷子顏色看起來比較美觀,常用二氧化硫漂白,但殘留在筷子的二氧化硫在水中(湯汁或口水),會形成亞硫酸根離子,而該離子會與遺傳物質DNA反應,產生突變作用。
但這也不是說攝取一點點的二氧化硫就足以衛生突變作用,學理上與劑量有關,因此我們的食品衛生法規,對特定食品或餐具所含的二氧化硫也都訂有限量標準,以避免攝食超標傷害身體。當然為自己個人健康著想,自備環保筷可能是最佳的解決方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