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EMBA校友會終身學習計畫推出全新課程「稻盛七講」,邀請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等七位企業家,搭配政大商學院七位教授,產界加學界,陣容空前,共同探討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見圖/法新社)的成功之道。
【本報台北訊】政治大學EMBA校友會終身學習計畫推出全新課程「稻盛七講」,邀請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等七位企業家,搭配政大商學院七位教授,產界加學界,陣容空前,共同探討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見圖/法新社)的成功之道。
政大EMBA校友會理事、知識組負責人謝書書表示,校友會持續推動終身學習計畫,前年開設「CEO必修的十堂課」,提供高階管理人進修;繼去年推出跳脫學歷限制的「創業主管理精修班」之後,今年則推出企業學習潮中最熱門的「稻盛七講」。
稻盛和夫強調「敬天愛人」的經營理論,先後創辦「京瓷」與「KDDI」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稻盛和夫又以門外漢的身分接手面臨倒閉的日本航空,六個月就讓日航轉虧為盈,被日本譽為「經營之聖」。
謝書書說,六月底,稻盛和夫在中國大陸杭州與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對談,有二千餘名企業家「稻迷」前往追星,熱度不亞於世界盃足球賽,因為稻盛的經營哲學是一套虛實整合的管理制度,一方面用來支撐磨練一個人的心性,另一方面協助企業獲得合理利潤。
謝書書指出,稻盛和夫目前在大陸的知名度與影響力遠勝許多美國哈佛歐美名師,許多大陸老闆成為「稻迷」後,率領整個公司員工,研讀稻盛和夫的作品。「稻盛流」已發展成管理學派族群,在世界各地都有由企業家參與的學習組織「盛和塾」,定期舉辦學術論壇研討。
因此,EMBA校友會打破以往的單一教師授課,「稻盛七講」邀請企業界業師加入。謝書書表示,企業界的業師包括: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台北101大樓董事長宋文琪、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特力集團執行長童至祥、資誠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薛明玲、中鋼運通董事長李慶超。再搭配七位政大商學院教授,分別由產、學領域切入,深度探討「稻盛經營學」。
小 檔 案
稻盛和夫小故事
稻盛七講,從「佛道」到「人道」到「商道」。
稻盛和夫二十七歲創業,白手起家,逾四十年創建「京瓷」和KDDI(日本第二電信電話)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舉世罕見。更可貴的是,他還是一位出色的哲學家,且曾在一九九七年出家修行。
稻盛和夫如是說
●很多人說,佛教與企業經營盈利是否矛盾?其實,佛教中有一句話「自利利他」,認為要想自己獲利,必須造福他人,教導人們不要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也要讓他人得益。我在企業經營中,也經常要求員工幫助他人,以佛教思想為基礎從事企業經營,遠比一般的企業經營高尚得多。
●出家時,有一天初次化緣,腳露出草鞋,走著走著踩到小石子,腳趾都滲出了血,我挨家挨戶地化緣。傍晚,有個大嬸在公園旁邊清掃,她給了我一個一百日元。她說:「師父,您一定很累了吧,回去的路上買個麵包吃吧!」當時我拿著這枚硬幣,全身像被電擊般,感到無上幸福,眼淚難以自禁。
●「如果要用一句話說明成功,就是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心中所描繪的夢想,必須用人生正確的思維方式去實現。這是我一生成功最根本的原因。」總結成功方程式:成功=人格理念×努力×能力。
●當遭遇各種困難時,堅持「想好事做好事」,只要以這種態度來度過人生,「命運乃經紗,因果法則乃緯紗,兩者交織而成的布就是人生。」將「因果報應法則」變成信念,並在實踐貫徹,使得我的人生與事業順利且成功。